在亚太美容展上,一个明显的变化是面膜和彩妆展商的减少,而身体护理品牌则显著增多。这一趋势反映了中国消费者对护肤关注点的转变,从面部护理逐渐扩展到身体护理。据来自意大利的某身体护理品牌展商表示,这种转变确实正在发生。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后,中国化妆品市场经历了大爆发,面部护理产品如水乳霜精华等迅速增长,一批国产化妆品品牌随之崛起。随后,面膜的爆发也为许多国产美妆品牌带来了巨大的收益。然而,尽管面部护理在护肤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但身体护理市场的发展却相对滞后。
英敏特公司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身体护理品市场规模达到79亿元人民币,但相比面部护理和彩妆等高增长品类,其增速较慢。整体市场以大众和低价产品为主,消费者对身体护理产品的了解有限,渠道商对其热情不高,品牌商也未能深入开发这一市场。
然而,曙光出现在2018年。京东大数据发布的报告显示,自2017年9月后,身体护理品成为化妆品中增长最快的子品类。2018年1-2月,身体护理同比增长达到了惊人的97%。随着中国消费者对身体护理理念的成熟和消费升级的需求,中国身体护理品市场也迎来了高速增长。
目前市面上的身体护理产品大多以补水保湿为基本功能,成分较为简单。但消费者对产品的期望远不止于此,他们希望产品能使皮肤更有弹性、更透亮、更柔滑、更白、更紧致,甚至能治疗某些皮肤问题。
这种惊人的增长速度和产品单一的市场缺口对品牌商和经销商而言是难得的好机会。某国际头部品牌中国区负责人认为,身体护理品在中国前景非常广阔。这主要得益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自己关爱程度的增加。高品质和个性化将是未来护理型产品的关键特点。
品牌可以学习日本市场,开发质地更多样、形式更多样的身体护理产品,如喷雾、粉状或湿巾等。同时针对特定的皮肤问题如脂肪团或毛发角化病等开发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对身体护理的细化需求。
此外,身体护理品还为代理商和终端店提供了品类突破的出口。在化妆品店中,面部护理市场已经极度饱和。竞争激烈、动销疲惫、利润不高。而身体护理品作为新的增长点不仅能吸引更多顾客还能在目前没有形成同质化的产品中获取更高的利润。
最重要的是身体护理品并不与店里原有的品类产生冲突。可以预见身体护理品在中国化妆品市场将迎来爆发。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