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前,玛瑙玉器的制作依赖于纯手工技艺,没有现代电器设备的高速切割、磨具和钻头。因此,在观察古玉物件时,发现现代设备的痕迹,即可断定该物件为非仿造品,或是修复品。识别老玛瑙珠子需了解以下几点。
1. 观察珠子表面的橘子皮状皱纹。由于珠子常串成串或镶有金属装饰,会因硬碰硬的磕碰、挤摩以及四季风化、岁月沧桑或土中掩埋而形成类似橘子皮的皱纹。
2. 观察珠子上的指甲盖纹。这些弧形伤痕多由珠子间的磕碰、挤摩造成,形似指甲盖的痕迹,方向多样,痕迹柔和易于辨认。
3. 观察珠子的包浆。包浆是玉石玛瑙表面形成的一层油润柔亮的膜,需经长时间的人体油、汗、体温、摩擦及自然侵蚀形成。包浆手感柔滑有弹性,指甲抠则坚硬。
4. 观察钻孔。由于明清以前的玛瑙、玉珠子依靠解玉沙钻孔,孔壁呈磨砂状,沟痕如牛毛,有时解玉砂排泄不畅导致孔径不均。而现代仿制品钻孔规矩笔直,孔道正圆。
近年来,老玛瑙的收藏热度不断攀升,尤其是在明清时期的达官贵人和殷实之家,珍珠玛瑙备受青睐。红色玛瑙最为珍贵,有“玛瑙不见红一辈子都受穷”的说法。荔枝白冻、樱桃红等亦是珍贵品种。
总之,老玛瑙受到越来越多玩家的喜爱。珠子在收藏领域用途广泛,如一颗珠子可做吊坠,两颗可做耳坠,五颗可做扣子,九颗至二十二颗可做手链,二十二颗至三十六颗可做项链,而一百零八颗珠子则象征长寿,可做念珠或留给后人作为念想。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