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出自哪里? 含义?
2024-12-06 02:37:43 责编:小OO
文档


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好一个人的穿戴;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用别人作自己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每一天的得失。这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言。他深知,通过这三种镜子,可以避免犯错,并从中学习到宝贵的经验。

《新唐书》记载:“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唐太宗不仅重视这些镜子,而且经常与直谏的大臣魏徵讨论,以求改进自己。

唐太宗曾深刻反思隋朝灭亡的教训,将“存百姓”视为治理国家的根本。他认识到,百姓的生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而百姓的存亡又取决于君主能否克制欲望,做到身正为范。这种思想将国治、民存、君贤三者紧密结合在一起,强调了君主贤明的重要性。

“以人为镜”的意思是指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成败,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唐太宗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保持了对自身行为的清醒认识。

唐太宗深知,只有通过不断反思和借鉴,才能使国家繁荣昌盛。在他统治期间,唐朝的政治较为开明,经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他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离不开大臣们的直言劝谏。

唐太宗重视这三种镜子,不仅是为了个人的成长,更是为了国家的繁荣和稳定。他的一生都在践行着这一理念,最终成为了一代明君。

他告诫后人,应当以铜为镜,以古为镜,以人为镜,不断反省自己,吸取教训,以达到不断完善自我的目的。这种精神不仅在当时得到了体现,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