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有谁知道冰心写母亲的散文
2024-12-04 04:51:31 责编:小OO
文档


两个月前,李博士来我们学校演讲“家庭与国家关系”,深入探讨了家庭幸福与男子事业能力之间的关系,并以中西古今的典故为例,论述得淋漓尽致。当时,我一边听一边记笔记,直到下午四点才回家。
回家的路上,我还在看笔记。忽然,一个小姑娘的声音叫住我:“姐姐,来我们家里坐坐。”抬头一看,已经走到舅母家门口,小表妹放学回来,她经常让我给她讲故事,今天也不例外,非要拉我进去。我想,明天是周日,今晚可以不备课,就在这里玩一会儿,于是下了车,跟着她进去了。
舅母在屋里干活,看见我进来,放下手中的活计,拉过一张椅子,让我坐下。她一边笑着问我家里人都好吗,功课忙不忙,一边让我讲故事。我一时想不起故事,便开玩笑说:“古典故事都说完了,只有今典你听不听?”她正要回答,忽然听到隔壁小孩的哭声。为了转移她的注意力,我问:“妹妹,你听谁哭呢?”她回头一看,说:“是陈碰租冲家的大宝哭呢,我们去看看吧。”说完就拉我走到竹篱笆旁,指给我看。
舅母家和陈家的后院只隔着一道竹篱笆,篱笆上原本爬满了扁豆叶子,现在都枯落了。表妹说,是陈家的几个孩子把豆根拔了,所以只有几片黄叶子挂着,看上去清清楚楚。
陈家的后院里有一所厨房,里面墙壁被炊烟熏得很黑。院子里晾着几件衣服,廊子上坐着三个老妈子,廊子下有三个小男孩。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打架,只见大宝哭得很厉害,他的两个弟弟却不管他,只管坐在地上捏泥人。那几个老妈子也在咕咕哝哝地说些什么。
表妹悄悄对我说:“他们老妈子真可笑,各人护着各人的少爷,因此也常常打架。”
这时,陈太太从屋里出来,头发散乱,拖着鞋子,睡眼惺忪,虽然容貌美丽,但带着一种娇情的神气。她问大宝为什么哭,同时那两个老妈子把那两个小男孩抱走了。大宝一边指着他们,一边说:“他们欺负我,不许我玩!”陈太太啐了一声:“这点事也值得这样哭,李妈也不劝一劝!”李妈低着头,不知道在说什么。陈太太摆了摆手:“不用说了,你们都是不管事的,我花钱雇你们来作什么,难道是叫你们帮着他们打架么?”说着从口袋里抓出一把铜子给了大宝,说:“你拿了去和李妈上街玩去罢,哭的我心里不耐烦,不许哭了!”大宝接了铜子,擦了眼泪,就跟李妈出去了。
陈太太回头叫王妈,又有一个老妈子拿着梳头匣子从屋里出来,替她梳头。我正注意陈太太,表妹忽然笑了,拉了拉我的衣服,小声说:“姐姐,看大宝一手的泥,都抹到脸上去了!”
过了一会儿,陈太太梳完了头,正在洗脸,听见前面屋里电话铃响。王妈去接了,出来说:“太太,高家来催了,打牌的客都来齐了。”陈太太一边擦粉,一边说:“你说我就来。”随后就进去了。
我看得入了神,还站在那里,表妹说:“他们都走了,我们走吧。”我摇了摇头,说:“再等一会儿,你不要急。”
十分钟后,陈太太打扮得珠光宝气地出来,走到厨房门口,右手扶在门框上,对厨房里的老妈说:“高家催得紧,我不吃晚饭了,他们都不在家,老爷回来,你告诉他一声儿。”说完了就转过前面去了。
我正要转身,舅母从前面来了,拿着一把扇子,笑着说:“你们原来在这里,树荫底下比前院凉快。”我答应着,和舅母一起坐下,闲聊了几句。
忽然听到皮鞋的声音,穿过陈太太屋里,来到后面廊子上。表妹悄声对我说:“这就是陈先生。”只听见陈先生问道:“刘妈,太太呢?”刘妈从厨房里出来说:“太太刚到高家去了。”陈先生半天没说话,过了一会儿又问:“少爷们呢?”刘妈说:“上街玩去了。”陈先生急了,说:“快去叫他们回来,天都黑了还不回家,而且这街市也不是玩的去处。”刘妈去了半天,不见回来。陈先生在廊子上走来走去,轻轻地叹气,一会儿又坐下,点上雪茄,手里拿着报纸,却抬头望天,深思起来。
又过了一会儿,仍然不见他们回来,陈先生突然站起来,笑了一下,扔了雪茄,戴上帽子,拿起手杖,径自走了。
表妹笑着说:“陈先生又生气走了。昨天陈先生和陈太太吵架,说陈太太不像一个当家人,成天不在家,他们争辩以后,各自走了。他们的李妈说,他们吵架不止一次了。”
舅母说:“人家的事情,你管他作什么,小孩子家,不许说人!”表妹笑着说:“谁管他们的事,不过学舌给表姊听听。”舅母说:“陈先生真也特别,陈太太并没有什么大不好的地方,待人很和气,不过年轻贪玩,家政自然就散漫一点,这也是小事,何必常常动气!”
谈了一会儿,我一看表,已经七点半,车还在外面等着,就辞了舅母,回家去了。
第二天早上,母亲对我说:“自从三哥来到北京,你还没有去看看,昨天上午亚茜来了,请你今天去呢。”——三哥是我的叔伯哥哥,亚茜是我的同学,也是我的三嫂。我在中学的时候,她就在大学四年级,虽然只同学一年,感情很厚,所以叫惯了名字,便不改口。我很愿意去看看他们,午饭以后就坐车去了。
他们住的那条街上很清静,都是书店和学堂。到了门口,我按了铃,一个干净伶俐的老妈子出来,含笑地问我:“姓什么?找谁?”我还没来得及回答,亚茜已经从里面出来,我们见面,高兴得不得了,拉着手一同进去。六年不见,亚茜更显得和蔼静穆了,但那活泼的态度,仍然没有改变。
院子里种了好些花,有一条长长的小径,从青草地上穿到台阶底下。上了廊子,就看见苇帘的后面藤椅上,一个小男孩在那里摆积木玩。漆黑的眼睛,绯红的腮颊,不用问就知道是闻名未曾见面的侄儿小峻了。
亚茜笑着说:“小峻,这位是姑姑。”他笑着鞠了一躬,自己觉得很不自然,便回过头去,继续玩他的积木,口中轻轻地唱歌。进了中间的屋子,窗外绿荫遮满,几张洋式的椅桌,一座钢琴,几件古玩,几盆花草,几张图画和照片,错落有致地布置得非常静雅。右边一个门开着,里面几张书橱,堆满了中西书籍。三哥坐在书桌旁边正写着字,对面的一张椅子,似乎是亚茜坐的。我走了进去,三哥站起来,笑着说:“今天礼拜!”我回答:“是的,三哥为何这样忙?”三哥说:“何尝是忙,不过我和亚茜翻译了一本书,已经快完了,今天闲着,又拿出来消遣。”我低头一看,桌上对面有两本书,一本是原文,一本是三哥口述亚茜笔记的,字迹很草率,也有一两处改抹的痕迹。在桌子的那一边,还堆着几本也都是亚茜的字迹,是已经翻译完了的。
亚茜微笑着说:“我那里配翻译书,不过借此多学一点英文就是了。”我说:“正合了梁任公先生的一句诗‘红袖添香对译书’了。”大家一笑。
三哥又叫小峻进来。我拉着他的手,和他说话,觉得他应对很聪明,又知道他是幼稚生,便请他唱歌。他只笑着看着亚茜。亚茜说:“你唱罢,姑姑爱听的。”他便唱了一节,声音很响亮,字句也很清楚,他唱完了,我们一齐鼓掌。
随后,我又和亚茜参观他们的家庭,觉得处处都很洁净规则,在我目中,可以算是第一了。
下午两点钟的时候,三哥出门去访朋友,小峻也自去睡午觉。我们便出来,坐在廊子上,微风送来一阵阵花香。亚茜一边织着小峻的袜子,一边和我谈话。一会儿三哥回来了,小峻也醒了,我们又在一处游玩。夕阳西下,一抹晚霞,映着那灿烂的花,青绿的草,这院子里,好像一个小乐园。
晚餐的菜肴,是亚茜整治的,很是可口。我们一边用饭,一边望着窗外,小峻已经先吃过了,正在廊下捧着沙土,堆起几座小塔。
门铃响了几声,老妈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