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穿着高度超过10厘米的高跟鞋可能会对身体造成多种伤害,并可能导致脚部变形,使得穿平底鞋时感到不适应。
首先,穿高跟鞋后穿平底鞋可能会感到头晕和不适应,因为足期承受不均匀的压力。
其次,高跟鞋会导致足部受力不均,从而引发各种病痛。正常情况下,全身的重量应由整个足部承担。然而,高跟鞋的设计通常不符合人体力学,前部狭窄,使得身体前倾,重量主要落在脚掌上。这种不均匀的受力不仅会导致脚部疼痛、扭伤和摔伤,还可能引起跖趾关节变形、跖骨骨折以及腰酸背痛等症状。
此外,如果女性连续半年每天穿高跟鞋步行超过5000步(通常白领在日常工作中行走的步数不会低于这个数字),除了脚趾长水泡等问题,还可能引发关节炎和脊椎移位等更严重的疾病。
因此,应避免穿超过4厘米高的鞋子,以免整个下半身承受过大的压力,增加坐骨神经痛等疾病的风险。
穿高跟鞋时,前脚掌承受巨大压力,可能导致前脚掌起茧、长“鸡眼”,以及大脚趾关节的肿大和慢性发炎。
在女性腰骨痛患者中,有70%到80%的情况可能是由于长期穿高跟鞋引起的。穿高跟鞋时,为了平衡身体前倾,腰部会向后弯曲,长期下来可能导致腰部肌肉、关节和骨骼承受压力,出现腰痛和腰肌劳损等问题,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脊椎移位和坐骨神经痛。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