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天津贝壳堤的形成
2024-12-03 13:32:07 责编:小OO
文档


天津的老居民们习惯称古贝壳堤为蛤蜊堤,这种堤是由远古时期的贝壳沉积而成。它能够反映出沿海地区的海陆变迁,是世界三大古贝壳堤之一,对于研究天津的地质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古贝壳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海岸堤,其形成需要适合贝类繁殖的底质、适当的坡度与水动力等条件。通过分析古贝壳堤的位置,可以确定古海岸线的位置;而新老贝壳堤的关系,则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海岸演变的过程与动态。

贝壳堤是一种由海生贝壳、碎片和细沙、粉沙、泥炭、淤泥质粘土薄层组成的,与海岸大致平行或交角很小的堤状地貌堆积体。它形成的高潮线附近,是古海岸在地貌上的可靠标志。

大约五千至一万年前的全新世海侵,使天津平原大部被淹没。随后,海面下降,河流冲积,逐渐形成了陆地。贝壳堤就是这一历史过程留下的遗迹,它是天津海岸带独具特色的海岸地貌类型,反映了自陆向海方向的海岸线变迁。

贝壳堤的高度一般在0.5至5米之间,宽度从几十米到几百米不等,长度从几十米到上百米或延伸至百余公里。堤上贝壳种类繁多,多为潮间带或浅海泥沙海底的软体动物现生种属。

贝类喜欢生长在海水清澈透光、营养丰富的细砂与粉砂质海底,经波浪特别是激浪的作用,在岸坡坡度适宜的条件下,贝壳及沙便堆积下来,于高潮线附近形成贝壳堤。黄河是世界著名含沙量大的河流,曾七次大改道。当摆动到山东入海时,天津沿海一带的自然条件利于贝壳堤形成与发展;而当北移到天津一带入海时,海水浊度加大,岸坡坡度变缓,其生态环境和动力条件均不利于贝壳堤形成。

贝壳堤不仅代表了该处某一时期的海岸线位置,也反映了当时的地理环境。自20世纪70年代起,通过利用C同位素绝对年代测定法,并结合考古学方法,研究贝壳堤形成时期。一般认为,第Ⅲ堤形成于约3500年前的殷商时期;第Ⅱ堤约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形成;第Ⅰ堤则出现于元末明初。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天津地区沿海成陆的发展过程,进而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宝贵的自然遗产。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