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传统服饰中,旗袍是满族女性的代表性服饰之一,满语称其为"衣介"。旗袍分为单、夹、皮、棉四种,与汉族的传统服装“上衣下裳”形式有所不同,它是将上下衣连为一体的,即“衣皆连裳”。满族的旗袍款式和结构较为简单,最初是为满族男性骑射时所穿着的,样式包括圆领、大襟、窄袖,四面开禊,左衽,搭配带扣绊和腰带,便于骑马射猎。
满族女性的旗袍则更加注重美观和装饰,领口、袖头、衣襟等部位都绣有不同颜色的花边,有的甚至多达十几道,穿着时显得匀称而优雅。有一种特别的女式旗袍叫做“大挽袖”,将花纹绣在袖子内部,再“挽”出来会更加美观。满族女性的旗袍在样式和做工上都非常讲究,领口、衣襟、袖边等处常镶嵌花条或彩牙儿,有的还会加上18道衣边才算完美。旗袍的样式后来也发生了变化,开禊从四面改为两面,下摆也由宽大改为收敛,袖口则经历了由窄变肥、再由肥变瘦的过程,使得穿着更加合身。
随着时间的推移,旗袍不仅成为了满族女性的传统服饰,也逐渐被其他民族的女性所喜爱,成为一种普遍受欢迎的服装。而满族男性则穿了一种名为马褂的褂子,这种褂子在长袍外边,长度至脐,四面开禊,用来御风寒。现在,许多满族人所穿的对襟小棉袄就是从马褂演变而来的。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