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什么东西可以降火气,不是脾气火,肝火
2024-12-03 14:06:40 责编:小OO
文档

爱发脾气的人常常被认为“肝火大”,这种体质还伴随口干舌燥、口苦、口臭、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排便不畅或大便粘腻、嘴唇红、干、裂等症状。虽然这些症状被统称为“肝火”,但实际原因可能是肝脏、胃、脾脏、胰脏、横隔膜、大肠、小肠、腹膜等器官的病变。因此,不同的病因需要选择不同的配方来保养。

春季是养肝补脾的好时机,下面介绍一些简单的“降肝火”中药茶饮,适合“肝火大”的人平时饮用。小麦苗茶,材料为小麦苗一把,滑石粉2─3钱,水煎、去渣、代茶饮。主治身热口渴、胸腹闷胀、汗多、小便不顺畅。柴甘茅根茶,材料为柴胡3─10钱,甘草2钱,白茅根10钱。水煎后取汁,加红糖溶解、保温,代茶频服。主治口渴、身体烦热、感冒未愈、小便黄。清暑茶,材料为茵陈、香薷3钱、车钱草、半边莲各三钱。水煎后取汁,加红糖溶解、保温代茶频服。主治口干舌燥、头昏热、小便短黄、身体烦闷。茵陈干姜茶,材料为茵陈3─5钱、干姜1钱。水煎后去渣,加入红糖溶解,保温代茶饮。主治身不太热、口不甚渴、喜饮温水、皮肤暗黄、手足不温。

五爪金英、半支莲、白花蛇舌草、黄花蜜菜等中草药适合体质壮硕、口干舌燥、大便不软散的人,体虚、易怕冷、大便稀溏的人较不适合。这些草药可以清热退火,但长期使用容易苦寒败胃、伤害元气,最好能闲歇服用,若有任何不适即需停服为当。

春天来了,护肝食物应该这样选择。春季属木,肝气旺,容易发怒、紧张、急躁。此时应该少食酸性食物,否则会使肝火更旺,伤及脾胃。可以多食一些性味甘平的食品。在整个春季里,食养原则是减酸益甘而养脾气,因为春天肝旺容易克伐脾土而引起脾胃病,而酸味是肝之本味,故此时应减酸味,不能再助长肝气以免过旺,这样可以保护脾气不受克伐。甘是脾的本味,为了抗御肝气的可能侵犯,增加甘味以增强脾气,可以此加强机体的防御。

中医讲食物分为“酸、苦、甘、辛、咸”五味,春季饮食调养,宜选辛、甘温之品,忌酸涩。饮食宜清淡可口,忌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所谓“酸”不是现在常说的酸性碱性食物的意思,性味和味道大致相同,但也不是太绝对。而中医所说的甘味食物,不仅指食物的味道有点甜,更重要的是要有补益脾胃的作用,比如大枣和山药。五谷杂粮,大部分都算“甘”,性温味甘的食物首选谷类,如糯米、黑米、高粱、黍米、燕麦;蔬果类,如刀豆、南瓜、扁豆、红枣、核桃、栗子等等,不是完全由口味来分。如果把“甘”理解为多吃糖可就错了。

春天气温升高后,细菌、病毒也活跃,应多吃有利于调节免疫功能的食品,可常吃些野菜,比如鱼腥草,它抗感染的功能就很好,焯一下,那种特别的腥味就可以去很多,再略加调料拌为凉菜。详情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