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文馆坐落于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38号,占地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于1957年正式对外开放,是我国第一座大型天文馆,亦为当时亚洲上的首座。自成立以来,它凭借独特的演示手段,吸引了无数观众,现已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北京天文馆内设有A、B两馆,共有4个科普剧场。A馆的天象厅是我国最大的地平式天象厅,内部设备先进,其中蔡司九型光学天象仪和全球最清晰的全天域数字投影系统,能够为400名观众呈现逼真的9,000余颗恒星图像,8K分辨率的球幕影像更是实现了虚拟天象演示、三维宇宙空间模拟及数字节目播放等多项功能。
B馆于2004年底对外开放,内设宇宙剧场、4D剧场和3D剧场,以及天文展厅、太阳观测台、大众天文台、天文教室等科普教育设施。其中,宇宙剧场拥有18米半径的银幕,可同时容纳200名观众欣赏壮观的立体天幕效果,这在我国独一无二。4D和3D剧场均配备了最先进的播放设备和特效设备,4D剧场不仅能呈现逼真的立体影像,还能根据节目情节产生喷水、喷风等特效,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3D剧场配备12米宽、9米高的银幕及45度偏振立体眼镜,以逼真的立体效果展示科普知识,寓教于乐。
北京天文馆不仅播放科普节目,还举办各类展览、天文科普讲座、天文夏(冬)令营等活动,其中,“星星是我的好朋友”、“天文馆里过大年”等活动已成为公众关注的品牌活动。通过天文知识展览、组织中学生天文奥赛、出版和发行《天文爱好者》科普书刊,组织公众观测等众多科普活动,北京天文馆向公众宣传普及天文知识,成为孩子们没有围墙的学校。
2007年,国际小行星中心宣布将第59000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北馆星”,即北京天文馆星,这标志着北京天文馆在世界天文学界的地位得到认可,也激励着它继续完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古观象台作为明清两代皇家天文台,隶属于北京天文馆,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台顶展出的八件古天文仪器为国家一级文物,堪称中国天文国宝,每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详情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