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反催收违反哪条法律
2024-12-03 13:06:10 责编:小OO
文档


1、爆通讯录;
2、在负债人居住地址用扬声器大声宣扬;
3、围堵负债人家门。
第二条,侮辱罪。根据《刑法》第246条,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若通过信息网络实施上述行为,被害人向人民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可以要求机关提供协助。催收人员或催收公司的哪些行为可以被认定为侮辱罪呢?1、在与负债人沟通过程中对其人格进行公然侮辱;2、未能达成催收目的,公然辱骂负债人父母家人。
第三条,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根据《刑法》第253条,违反国家规定,向他人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催收人员或催收公司的哪些行为可以被认定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呢?1、在负债人居住地附近张贴追债海报;2、通过互联网通讯工具散播负债人个人信息与欠债信息。
第四条,非法搜查罪、非法入侵住宅罪。根据《刑法》第245条,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催收人员为了达到催收目的,强闯民宅或住宅,非法搜查负债人财物的情形,是最常见的此类违法行为。
第五条,非法拘禁罪。根据《刑法》第23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不法催收机构或人员为了快速达到催收目的,将负债人直接强行带走,或直接在其居所或办公地址进行非法拘禁的行为,就是此类违法行为。
典型案例可以搜索“山东聊城冠县辱母案”。
第六条,故意伤害罪。根据《刑法》第234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若负债人被催收人员殴打造成身体伤害,可以依法进行起诉。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