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山杏仁的炮制方法
2024-12-03 13:10:06 责编:小OO
文档

1. 山杏仁的炮制过程如下:首先挑选干净的杏仁,放入沸水中略微煮沸,待外皮略微皱起时捞出,浸入冷水中,随后剥去种皮,晒干后去除杂质。
2. 炒制山杏仁的方法:取适量的山杏仁放入锅中,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后自然冷却。
3. 生药材的显微鉴别特征:山杏仁的种子中部横切面显示,外种皮细胞排列成一行,散布着形状多样的黄色石细胞,这些石细胞有的呈长圆形、卵圆形,甚至贝壳形或顶端平截的梯形。石细胞的大小为38-95μm高,30-57μm宽。种皮下方是皱缩的营养层,含有细微的维管束。内种皮细胞成一列,充满黄色物质。外胚乳由数列薄壁细胞组成,而内胚乳则由一列长方形细胞构成,内含糊粉粒和脂肪油。
4. 野杏仁的特征是种皮表面的石细胞单个或成群分布,形态多样,如类圆形、卵圆形、类多角形或梭形,纹孔大而密集。
5. 山杏仁的石细胞表面观较宽扁,形态多样,侧面观多为宽贝壳形、类圆形或扁梭形,少见长圆形或卵圆形。
6. 东北杏仁的石细胞多为较高的长贝壳形,顶端较小,向基部渐宽大,纹孔及孔沟均细密。
7. 理化鉴别方法如下:取山杏仁0.5g,加入5%硫酸溶液3ml,充分摇匀后,在试管口放置用三硝基苯酚钠溶液湿润的滤纸条,塞紧塞子,在40-50℃水浴中加热10分钟,滤纸条由黄色变为砖红色。
8. 薄层色谱鉴别:取山杏仁0.5g,加入等量的碳酸钙共研碎,然后用石油醚(60-90℃)4ml冷浸过夜,滤过。残渣挥干石油醚后,加入乙醇4ml冷浸过夜,再次滤过。滤液浓缩后作为供试品。使用苦杏仁苷作为对照品,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乙醇乙酯-乙醇(2:1:2)展开,用碘蒸气显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表明为山杏仁。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