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缺钙的原因多种多样,比如宝宝的食物中钙含量不足,或者摄入的钙无法完全吸收,导致钙的利用不足;还有宝宝生长发育快,同样的吸收量,消耗更多,也会造成缺钙。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钙摄入量有所不同,如0-7个月的宝宝建议摄入量为400毫克/天,1-3岁的儿童为600毫克/天,4-7岁的儿童为800毫克/天。一般情况下,我们计算补钙剂的补充量时,可以将膳食补充量设定为2/3,而钙剂补充量为1/3。以爱珍宝宝钙为例,每100克含钙量为3300毫克,每袋含钙量是132毫克,按照说明书的服用量,每日钙的摄入量占推荐摄入量的44%,并且有约75%的吸收率,每天的钙吸收量刚好达到科学的摄入量。
春天是宝宝生长发育最旺盛的季节,然而孩子户外活动少,晒太阳也少,这容易导致钙的吸收不足。缺钙的宝宝常表现为多汗,即使气温不高也会出汗,尤其是在入睡后头部出汗,并伴有夜间啼哭、惊叫,哭后出汗更明显。部分宝宝头颅不断磨擦枕头,久之颅后可见枕秃圈。缺钙还可能导致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夜间多汗与植物神经调节能力失调有关。首先应该考虑是否体内缺钙引起的精神状况,及时补钙。
缺钙还会影响宝宝的食欲,导致厌食偏食。钙控制着各种营养素穿透细胞膜的能力,因此也控制着吸收营养素的能力。如果钙元素摄入不足,容易导致食欲不振、智力低下、免疫功能下降等。缺钙还可能导致宝宝易发湿疹,2岁前的婴儿比较多见,有的到儿童或成人期发展成急性、慢性湿疹,或表现为异位性皮炎。婴儿湿疹多发于头顶、额面、耳后,严重的可遍及全身。婴儿患病时,哭闹不安,患病部位出现红斑、丘疹,然后变成水疤、糜烂、结痂,同时在哭闹时枕后及背部多流汗。
缺钙还会影响宝宝牙齿的发育,如出牙晚或出牙不齐,有的宝宝1岁半时仍未出牙,前囱门闭合延迟,常在1岁半后仍不闭合。并且儿童在牙齿发育过程中缺钙,牙齿排列参差不齐或上下牙不对缝,咬后不正、牙齿松动,容易崩折,过早脱落。缺钙还可能导致前额高突,形成方颅。常有串珠肋,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肋软骨增生,各个肋骨的软骨增生连起似串珠样,常压迫肺脏,使小儿通气不畅,容易患气管炎,肺炎。
缺钙的表现多种多样,家长应学会根据表现判断孩子的缺钙情况,以便及时为孩子提供含钙丰富的食物,如鱼、虾皮等,同时多吃含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来促进钙的吸收。一般情况下,缺钙较轻的患儿在食补后即可改善缺钙症状。如果症状较重,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