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汗症是一种常见的病症,表现为无论季节如何,稍做活动就容易出汗,甚至紧张时也汗流浃背。医学上,这种现象被归类为多汗症,它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发热性疾病、代谢性疾病以及精神因素等。
多汗症的具体原因多种多样。例如,低血糖症发作时,由于血糖突然下降刺激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大量肾上腺素,导致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此外,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也常伴有怕热多汗的症状,患者还可能出现精神紧张、烦躁不安等症状。甲亢患者往往食欲增大,却因代谢加快而体重下降,同时出现心慌、大便次数增多等不适。
嗜铬细胞瘤患者则表现为阵发性或持续性多汗,伴有心慌、手颤、四肢发凉等症状。值得注意的是,嗜铬细胞瘤发作时常伴随血压显著升高和头痛症状。糖尿病患者由于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常出现出汗异常增多的现象,但同时伴有“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通过血糖和尿糖检查,可以很容易做出诊断。
除了上述疾病因素,多汗症还可能与日常饮食习惯有关。据研究,每1000毫升汗液中含钙1毫克当量。在高温环境下劳作的人,每小时从汗液中丢失钙量可能高达100毫克以上,这占总钙排出量的30%,容易导致低钙血症,引发手足抽筋、肌肉抽搐等症状。长期低钙还可能导致成人患软骨病、骨折以及腰背和腿部疼痛。
因此,高温作业者应增加钙的摄入量,多食用牛奶、乳制品、鱼类、海产品及绿叶蔬菜等富含钙的食物,同时提高体内维生素D含量,以防止出汗后出现低血钙现象。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