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修行禅定时,你可能会体验到一种状态,感觉自己似乎已经不存在了,又似乎还存在。这种感觉被称为“非想非非想处”定境。
“非想非非想处”是四禅八定中的最高境界,修行者在这一境界中不再执著于任何思维,但仍保持着一种细微的感觉。因此,这一境界被称为“非无想”,因为修行者已经舍弃了一切可以用意识思想的事物。
在这一状态下,修行者感觉自己似乎一片空白,似乎什么都没有了,这就是“非想”。那么,什么是“非非想”呢?这里的“非非”实际上是一种肯定,意味着你在思考。你感觉自己一片空白,这表明你的感觉依然存在,你的思维还在运作。因此,“非非想”意味着你虽然不再执著于任何思维,但你的意识仍在活动。
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如果你说“我绝不会执着”,这其实也是一种执着。你试图避免执着,但这种避免本身也是一种执着。同样地,如果你真的达到了“非想”的状态,就不会有“自己什么都没想”的念头。这说明你的思维并没有完全停止,只是更加深入地进入了非想非非想处的境界。
这种状态对于修行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思维的本质,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无我”的概念。在这一境界中,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禅定的本质,从而更好地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