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休克是各种脊髓损伤的必有成分,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反射和内脏功能障碍。伤后数小时内即可开始恢复,数日至数周后可能完全或大部分恢复。脊髓损伤可为脊髓受压或实质性破坏,早期表现为弛缓性瘫痪,损伤平面以下肌张力消失或减低。对于脊髓不完全性损伤,及时解除压迫后,脊髓功能可部分或全部恢复。但如果压迫时间过长或损伤过重,导致脊髓缺血、缺氧,甚至出血坏死或脊髓横断,脊髓休克消失后,损伤平面以下会转变为痉挛性瘫痪,健反射亢进,病理反射呈阳性。损伤平面以下皮肤失去出汗功能,在高温环境下患者常出现高热。
腰椎以下骨折脱位可引发马尾损伤,但完全断裂的情况较为罕见。马尾损伤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反射消失,膀胱无张力。若马尾神经未完全断裂,经过神经再生,可完全或部分恢复功能。脊髓和神经根损伤则根据受损部位不同而异。胸椎L1至腰椎之间的骨折脱位可能导致脊髓损伤,神经根完整或脊髓损伤合并部分神经根损伤或脊髓和全部神经根损伤三种情况。脊髓横断后,功能无法恢复。神经根若损伤不严重,经过神经再生,可恢复功能。
脊髓损伤的治疗主要包括急性期治疗和康复治疗。急性期治疗主要在于减轻脊髓压迫,预防并发症,稳定生命体征。康复治疗则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以期最大程度恢复患者的运动、感觉功能。
预防脊髓损伤的关键在于避免高风险活动,如交通事故、运动伤害等。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遵守交通规则,进行安全教育,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已发生的脊髓损伤,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伤的后果。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