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最经典的古诗词,背后感人故事你知多少
2024-12-03 15:05:28 责编:小OO
文档

有些妙言诗佐,字字珠玑、让人动容……然而在这一句句绝美的诗词背后,都有一段凄美的经历。

一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李商隐一首脍炙人口的绝句。据说是诗人在巴蜀的某个雨夜写给自己远在长安的妻子。李商隐的妻子王氏,是王茂元的女儿。我们不知道这份爱情对于政治的影响,只知道李商隐背叛了对他有深恩的令狐綯父子,然后娶了王氏。他拿自己的过去,换来了这个女人。他所期待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已经永远不会到来。因为几个月前,王氏便在长安孤独地死去。

二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这首诗出自《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是纳兰性德为安慰一位失恋的朋友所做。当初两人订有私情,而后来女方迫于某压力,不得不另嫁他人,男方无法接受,所以作者他安慰自己的朋友接受现实,并引经据典说明感情的事自古如此,要多想开些。

三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元佑八年,苏轼被贬惠州。惠州温都监有女名超超,年十六岁,非常仰慕苏轼,别人提亲都不愿意,说只愿嫁苏学士那样的人。苏轼去惠州后,她每天晚上都去苏轼窗前听他读书赋词。苏轼在惠州的这段时间里,两人情投意合。三年后,苏轼再次因事被贬海南。临行前,他想到自己此生可能都无法再回惠州,所以和温都监商量,欲安排超超嫁给自己的好友王公子,但超超坚决不同意。苏轼走后,超超茶饭不思,很快郁郁而亡。家人照她的遗愿,将她葬在白鹤峰下的一个沙丘旁,坟头朝向海南的方向。

四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元和年间,崔郊因家贫寄居在姑母家。姑母家中有一使女容貌绝美,精通音律。一段时间后,崔郊和使女相爱了。然而姑母由于家境原因,将使女卖给了一位当地的长官。长官很喜欢这个使女,给了四十万钱。崔郊对她一直念念不忘,经常在长官的府门附近徘徊。寒食节时,使女外出,昔日的恋人终于相见。两人相对哭泣,临别时崔郊写下《赠婢》一诗。

还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因篇幅,这里不再一一列举。这些故事背后,是诗人对爱情、友情、亲情的深刻感悟,是他们对人生百态的细腻描绘。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