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句对联出自林则徐之手,是对海河山岳雄伟之美的赞颂,也寓意人的胸怀宽广与正直无私的重要性。
《尚书》中的“有容,德乃大”意在强调宽容的重要性,而《论语》中“枨也欲,焉得刚?”则指出欲望过多会使人失去刚正。佛经中的“无欲则刚”进一步强调了去除欲望使人内心强大。
“欲”不仅是生活目标和人生理想,更是一种生理本能。人要生存,就必须有各种需求和愿望,但这些欲望不应过度,否则就会滋生贪婪,无法满足的欲望最终会给人带来灾难。
历史上,左宗棠受命守疆时,路过林则徐家,林则徐送给他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以此鼓励左宗棠要有包容和正直的心。
钱穆在《论语新解》中提到,孔子的“枨也欲,焉得刚?”并非主张完全无欲,而是强调适度,指出过度的欲望会使人失去刚正。儒家讲的是做人为官的操守,而非道家的无欲。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强调的是胸怀宽广的重要性,这也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人们常将那些胸怀宽广的人视为可敬之人,正如俗语所言“宰相肚里能行船”。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中的“欲”指的是对某种东西或目标的追求。欲望是人生活的一部分,但要有所节制,否则会陷入无尽的贪婪之中。
综上所述,这两句对联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赞美,更是对人性和道德修养的深刻启示。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