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一岁的小孩爱咬人爱抓人。怎么办?
2024-12-03 15:03:50 责编:小OO
文档


一岁多的宝宝正通过双手和双眼来认识这个世界。在大人眼中,宝宝可能觉得他在“抓人”,但实际上,他只是想用手去摸摸看看“那是什么”。当大人有反应时(如闪躲或惊讶),宝宝会觉得很有意思,于是就会更加想去摸摸看。

妈妈可以轻轻拉着宝宝的手,让他去摸摸大人的五官,并告诉他这是眼睛、这是鼻子等等。几次之后,宝宝就不太会用力去抓了。

婴儿咬人爱抓人并非有意为之,而是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他们通过感官来探索周围的事物,例如咬一咬、踢一踢、摸一摸等等,“抓”也是一种探索行为。婴儿抓人更多的是出于好奇,而不是发泄不满或故意伤害。

婴儿由于“自我中心”的特点,难以体验到对方的感受,因此在抓人时自己不痛,就不知道别人会被抓痛。这种行为不是品行问题,但也不能放任不管。要根据婴儿的特点进行调教,帮助他们逐渐体验到行为的后果。

要促使婴儿走出“自我中心”,让他们能够换位思考,知道自己的行为会让对方感到疼痛。孩子抓了家长,家长要夸张地抚摩被抓处,表达出疼痛的感受。孩子抓了别人,也要让孩子感受对方的痛苦,让孩子给对方抚摩并道歉。

必要时,可以让孩子适当体验被抓的疼痛,并经常用这种感受提醒他不能抓人。若提醒无效,可以采用“吃点苦头”的办法,让孩子感到抓人不好。例如,如果抓人不改,就不能得到喜欢吃的东西。

大人一定要坚持对孩子抓人的行为给予否定的反馈,用不满意的表情和否定的话语,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行为不受欢迎,从而产生抑制作用。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