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词指的是那些被后人把许多事迹和功绩都归于身上的人物。箭垛式人物是一个由胡适创造的名词,真实形象和历史角色与后人的想象和崇拜有一定的差距,只是作为一种精神的象征和楷模而存在。比如,黄帝、周公、包拯等都被认为是箭垛式人物。
这个名词来源于胡适在《三侠五气》序中对包拯的评价:“包龙图遂成了中国的歇洛克·福尔摩斯了。这种有福的人物,我曾替他们取了个名字,叫‘箭垛式的人物’;就同小说上说的诸葛亮借箭时用的草人一样,本来只是一扎干草,身上刺猬也似的插着许多箭,不但不伤皮肉,反可以立大功,得大名。”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