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山楂的种类产地习性
2024-12-04 10:55:49 责编:小OO
文档

  主要品种分类

  山楂按照其口味分为酸甜两种,其中酸口山楂最为流行。
  甜口山楂,外表呈粉红色,个头较小,表面光滑,食之略有甜味。
  酸口山楂又分为几个品种,歪把红,大金星,大绵球和普通山楂(最 早的山楂品种)。
  歪把红,顾名思义在其果柄处略有凸起,看起来像是果柄歪斜故而得名。歪把红山楂单果比正常山楂大,现在市场上的冰糖葫芦主要用它作为原料。
  大金星,单果比歪把红要大一些,成熟个数上有小点,故得名大金星。口味最重,属于特别酸的一种。
  大绵球或红棉球,单果个头最大,成熟时候既是软绵绵的,酸度适中,食用时基本不做加工,保存期短。
  普通山楂,山楂最早的品种,个头小,果肉较硬,适合入药,市场上的山楂罐头的主要原料。
  近年在山东地区出现新兴品种:大五棱,此果果型巨大,单果可达31.6克,果实长圆形,萼部较膨大,萼洼周围有明显的五棱突起,宛如红星苹果。果皮全面鲜红,有光泽,果点小而稀,果肉黄白色,肉质细嫩,味甜微酸,不面不苦不涩,鲜美可口。可当水果食用。

  山楂是我国特有的药果兼用树种.山楂品种繁多,鲜食和加工果均在市场上销售看好.山楂在山地  、平原、丘陵、沙荒地、酸性或碱性土壤,均可栽培.对土壤条件要求以砂性为最好,粘重土则生长较差。用种子、分株、扦插、嫁接繁殖。
  种子繁殖:成熟的种子须经沙藏处理,挖50--100厘米深沟,将种子以3--5倍湿沙混匀放入沟内至离沟沿10厘米为止,再覆沙至地面,结冻前再盖土至地面30--50厘米,第两年6--7月份将种子翻倒,秋季取出播种,也可第3年春播。条播行距20厘米,开沟4厘米深,宽3--5厘米,每米播种200--300粒,播后覆薄土,上再覆l厘米厚沙,以防止土壤板结及水分蒸发,每1hm2播种量375--450公斤。
  分株繁殖:挖出根蘖,栽于苗圃进行嫁接。扦插繁殖:春季将粗0.5--l厘米根切成12--14厘米根段,扎成捆,用质量分数0.3×10-6--0.5×10-6“九二零”漫后以湿沙培放6--7日,斜插于苗圃,灌小水使根和土壤密接,15日左右可以萌芽,当年苗高达50--60厘米时,可在8月份初进行芽接。
  嫁接繁殖:春、夏、秋均可进行,用种子繁殖的实生苗或分株苗均可作砧木,采用芽接或枝接,以芽接为主。播种苗高至10厘米时间苗,移栽行株距为50--60厘米×10--15厘米。结合秋季耕翻施入有机肥,从开花至果实旺盛期可于叶面喷无机肥。定期整形剪枝、耕翻除草、刨去根蘖、培土等。  针对近年来山楂生产存在产量低而不稳的问题,现总结出山楂的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一、土肥水管理
  1.1 土壤管理 土壤深翻熟化是增产技术中的基本措施,进行深翻熟化, 可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通透性, 促进树体生长.
  1.2 施肥施基肥, 未果後及时施基肥,以补充树体营养,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开沟施有机肥3000——4000千克, 加施尿素2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草木灰500千克.追肥,一般1年追3次肥, 在3月中旬树液开始流动时,每株追施尿素0.50——1千克, 以补充树体生长所需的营养,为提高坐果率打好基础.谢花後每株施尿素0.50千克, 以提高坐果率.7月末花芽分化前每株施尿素0.50千克,过磷酸钙1.50千克, 草木灰5千克,以促进果实生长, 提高果实品质.
  1.3 浇水一般1年浇4次水, 春季有灌水条件的在追肥後浇1次水,以促进肥料的吸收利用.花後结合追肥浇水,以提高坐果率.在麦收後浇1次水, 以促进花芽分化及果实的快速生长.浇封冻水,冬季及时浇封冻水, 以利树体安全越冬.
  二、整形修剪
  2.1 冬季修剪
  2.1.1 防止内瞠光秃,由於山楂树外围易分枝, 常使外围都闭,内膛小枝生长弱, 枯死枝逐年增多,各级大枝的中下部逐渐裸秃.防止内膛光秃的措施应采用疏、缩、截相结合的原则, 进行改造和更新复壮,疏去轮生骨干枝和外围密生大枝及竞争枝、徒长枝、病虫枝, 缩剪衰弱的主侧枝,选留适当部位的芽进行小更新, 培养健壮枝组.对弱枝重截复壮和在光秃部位芽上刻伤增枝的方法进行改造.
  2.1.2 少短截山楂树进入结果期後, 凡生长充实的新梢,其顶芽及其以下的1——4芽, 均可分化为花芽,所以在山楂修剪中应少用短截的方法, 以保护花芽.
  2.1.3 复势山楂树进入结果期後, 多年连续结果,导致枝条下垂, 生长势逐渐减弱,骨干枝出现焦梢, 产量下降.要及时进行枝条更新,以恢复树势.对於多年连续结果的枝或其他冗长枝、下垂枝、焦梢枝、多年生徒长枝, 回缩到後部强壮的分杈处,并利用背上枝带头, 以增强生长势,促进产量的提高.
  2.2 夏季修剪
  2.2.1 疏枝山楂抽生新梢能力较强, 一般枝条顶端的2——3个侧芽均能抽生强枝,每年树冠外围分生很多枝条, 使树冠郁闭,通风透光不良, 应及早疏除位置不当及过旺的发育枝.对花序下部侧芽萌发的枝一律去除,克服各级大枝的中下部裸秃, 防止结果部位外移.
  2.2.2 拉枝夏季对生长旺而有空间的枝在7月下旬新梢停止生长後, 将枝拉平, 缓势促进成花,增加产量.
  2.2.3 摘心 5月上中旬、当树冠内心膛枝长到30——40厘米时,留20——30厘米摘心, 促进花芽形成, 培养紧凑的结果枝组.
  2.2.4 环剥一般在辅养枝上进行, 环剥宽度为被剥枝条粗度的1/10.3 病虫害防治山楂虫害主要有红蜘蛛、桃小食心虫、桃蛀螟,病害有轮纹病、白粉病.
  三、病虫害防治
  3.1 防治红蜘蛛和桃蛀螟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喷布2500倍灭扫利.
  3.2 防治桃小食心虫在6月中旬树盘喷100——150倍对硫磷乳油, 杀死越冬代食心虫幼虫,7月初和8月上中旬, 树上喷布1500倍对硫磷乳油,消灭食心虫的卵及初入果的幼虫.
  3.3 防治轮纹病在谢花後1周喷80%多菌灵800倍液, 以後在6月中旬、7月下旬、8月上中旬各喷1次杀菌剂.
  3.4 对白粉病发病较重的山楂园在发芽前喷1次5瘦石硫合剂, 花蕾期、6月份各喷1次600倍50%可湿性多菌灵或50%可湿性托布津.
  〖采收加工〗
  9--10月份果实成熟后采收。山里红和山楂的果实采下后趁鲜横切或纵切成两瓣,晒干,或采用切片机切成薄片,在60--65摄氏度下烘干。野山楂的果实采下后即晒干或压成饼状后晒干。
  〖药材炮制〗
  1.山楂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脱落的核和果柄。
  2.炒山楂 取净山楂,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取出放凉。
  3.焦山楂 取净山楂,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外表焦褐色,内部焦黄色,取出放凉。
  4.山楂炭取净山楂,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取出放凉。炮制研究进展:略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