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古代皇帝的身份证是什么?拜托了各位谢谢
2024-12-09 23:28:18 责编:小OO
文档

在古代,皇帝们为了确立自己的合法地位,常常需要一种象征权威的物品。这种物品就是所谓的“传国玉玺”。公元前238年,秦始皇嬴政在亲政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命令李斯制作了一方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字样的玉玺。这方玉玺被认为是天命所归的象征,自此成为皇帝们的“身份证”。
然而,并非所有的皇帝都拥有真正的传国玉玺。例如,朱元璋在寻找传国玉玺的过程中,甚至不惜破坏元大都,但最终未能找到。唐初,李世民也因没有传国玉玺,而感到名不正言不顺,因此自己刻制了多方玉玺以安慰自己。
至于乾隆帝,他对传国玉玺的态度更为狡猾。当江南总督高斌进贡了一方传国玉玺时,乾隆明知这可能是仿制品,仍然接纳了它,并将其存于故宫博物院。
然而,自后唐主李存勖之后的皇帝们,如果没有传国玉玺,就无法声称自己是天命所归的皇帝。秦末,子婴将传国玉玺交给了刘邦,刘邦建立了汉朝,并将玉玺藏于长乐宫。西汉末年,王莽为了夺取权力,首先要争取的就是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在皇室之间多次易手,直到汉光武帝刘秀手中才暂时稳定。但好景不长,十常侍作乱,李少帝逃亡时未能带走玉玺,后来孙坚在洛阳宫井中发现玉玺,但最终被迫将其交给袁绍。
西晋末年,朝代更迭频繁,玉玺也多次易主。直到隋朝,玉玺才安稳地传了几代。隋亡后,萧后携带传国玉玺逃入漠北突厥,后来在公元630年返回中原,玉玺重回李唐,太宗对此非常高兴。
整个唐朝,传国玉玺都是名至实归的,但这种状况可能只是回光返照。唐末,天下大乱,玉玺再次失踪,传国玉玺迷失在唐末五代的战火中。
后世的皇帝们为了寻找传国玉玺,想尽了办法,但最终都无法找到。因此,他们逐渐淡化了玉玺在传统观念中的地位。后周太祖郭威和北宋徽宗都曾增刻印玺,使得玉玺的数量增加,地位逐渐降低。
关于传国玉玺的材料,有一个著名的传说。据传,春秋时期,楚国的卞和在山中看到凤凰落在一块石头上,认为这块石头不寻常,于是将其献给厉王。但厉王认为这只是块普通的石头,卞和因此被砍去了左脚。后来,文王即位,卞和再次献上玉石,这次文王接受了,并将其制成传国玉玺。
然而,有关传国玉玺的制作材料和过程,存在一些疑问。例如,和氏璧的厚度远远无法制作成四寸高的传国玉玺。这表明,人们对于共同执着的物品,往往会赋予其特殊的意义,即使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