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请求有经验的人士告诉偶草龟的一些问题,谢谢!!
2024-12-09 23:39:54 责编:小OO
文档

无公害中华草龟养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涵盖了无公害中华草龟的养殖术语和定义、环境要求、温室养殖、室外养殖、饲料投喂、病害防治、越冬管理、捕捞等技术。适用于无公害中华草龟的温室和室外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以下文件的条款通过引用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 GB/T 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 NY/T 5067 无公害食品 中华鳖养殖技术规范
-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 DB33/T 545.1—2005 无公害缓害中华草龟 苗种繁育技术规范
3. 定义和术语
- 仔龟:指稚龟开食后至体重50克以内的中华草龟。
- 幼龟:指仔龟培育至体重50克以上、性腺尚未成熟的中华草龟。
4. 环境要求
环境应安静,背风向阳,水质应符合NY 5051的规定,空气、底质应符合GB/T 18407.4的规定。
5. 温室养殖
5.1 龟池:应为砖混结构,单池面积以10㎡~50㎡为宜,池深以0.8米、池水深以0.4米~0.5米为宜,池壁垂直、池角呈弧状,应有的进排水系统及供热控温和供气系统,并设网片以供栖息。
5.2 龟池消毒:放养前7天用1毫克/升的三氯异氰尿酸或15毫克/升的漂白粉全池泼洒消毒。
5.3 进水培肥:龟池消毒3天~4天后先排干水,再进水5厘米~10厘米,水温30℃~33℃。一周后池水培育至淡绿色,仔龟即可肥水下池。
5.4 仔幼龟放养
5.4.1 仔幼龟来源:最好来自本场从稚龟培育而成的仔幼龟,不足部分可选购外场培育的仔幼龟。选购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 尽可能就近选购;
- 规格整齐、大小一致;
- 体质活泼健壮,无外伤和病残,体色正常,体表光亮;
- 注意选购池和放养池的温差,以不超过2℃为宜;
- 选购的幼龟应停食一天以上,装运前龟体及装运工具要经消毒。
5.4.2 龟体消毒:放养同一池的仔幼龟应规格大小要一致。放养前和分养时,应进行消毒,消毒方法见表1。
5.4.3 放养密度:仔龟以100只/㎡~150只/㎡为宜,幼龟以20只/㎡~30只/㎡为宜。
6. 室外养殖
6.1 池塘要求:土池或池壁为砖混结构、池底为泥土,单池面积以500㎡为宜,也可由养鱼塘改建而成,混养池面积一般为667㎡~2500㎡,池深以2.0米、水深以1.5米~1.8米为宜,坡比1∶3左右,坡岸四周留0.5米~1米宽的空地供龟活动。池四周设防逃设施,防逃材料要求表面光滑,围拦牢固,高出地面0.4米以上,埋入地下0.1米以上。每池设有的进排水系统,并在进出水口安装防逃金属网。
6.2 养殖模式:外界水温稳定在25℃以上时,未能达到商品规格的幼龟可移到室外进行养殖。养殖方式可专养、也可鱼龟混养。每667 m2放养密度:视幼龟规格大小,专养塘放养800只~1500只;混养塘视鱼和幼龟的规格大小分别为500尾~800尾和800只~1500只。
6.3 龟池消毒:放养前15天用5毫克/升的三氯异氰尿酸或15毫克/升的漂白粉全池泼洒,或每667 m2面积用生石灰75 kg~100 kg,干法清塘,一周后注水1.5米。
6.4 水质管理:保持池水水位稳定、水质清新,以换水或加水的方法调节水质,春季水位控制在0.8米、夏、冬季控制在1.5米以上,高温季节视水质、水温情况,适量加注新水。根据池水pH状况泼洒生石灰,调节池水pH至7~8,并定期全池泼洒微生物制剂改善水质,使水保持淡绿色或黄绿色,维持透明度25厘米~30厘米。
7. 饲料投喂
7.1 饲料种类:有配合饲料,鲜活动植物饲料。
7.2 饲料质量:鲜活动植物饲料要求不腐烂、无污染和药残;配合饲料不霉变,安全质量应符合NY 5072的规定,粗蛋白含量宜在35%以上,粗脂肪含量大于4%,仔、幼龟配合饲料的粗蛋白含量可适量提高。
7.3 投饲方法:按“四定”投饲原则投喂,鲜活动植物饲料:仔龟日投饲率为8%~12%,幼龟为3%~5%,成龟为3%~3.5%;配合饲料日投饲率为1%~1.5%。结合吃食情况,以总量的5%幅度灵活增减。每天投喂两次,上午投喂40%,下午投喂60%。温室养殖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少量搭配部分鲜活饵料,室外养殖以鲜活饵料为主,适量搭配部分配合饲料,投喂时配合饲料制成软颗粒后投喂,也可投喂膨化专用颗粒饲料,鲜活饲料应经绞碎或打成浆后拌入配合饲料制成软颗粒后投喂。
8. 病害防治
8.1 防病原则:按DB33/T 545.1—2005第1部分 苗种繁育技术规范中的8.1和8.2执行。
8.2 常见龟病的防治:常见龟病的防治见表2。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