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冬将至,许多人将“寒冷”视为头号大敌,早早做好御寒准备。然而,在中医的六淫邪气理论中,“湿邪”的杀伤力其实更为强大。
湿气被中医视为“万恶之邪”,因为它不受季节和人群的。人们通常认为湿气只存在于阴冷潮湿的地方或闷热的夏天,但实际上,在干燥的秋冬季,湿气同样可能“发威”。湿邪常常与其他邪气“狼狈为奸”,遇寒成寒湿,遇热为湿热,遇风则化为风湿。湿邪入侵人体后,主要表现为脾胃功能不佳和皮肤症状,如食欲不振、大便黏腻、肥胖无力等。
为了防范湿邪的侵袭,我们应该避免以下不良生活习惯。首先,睡眠不足是脾虚的症状之一,建议每晚11点前入睡,并增加运动量以提高睡眠质量。其次,口味过重会影响肠胃功能,建议适量、均衡饮食,避免油腻、过咸、过甜的食物。此外,生冷食物会损害肠胃功能,给外邪入侵的机会,应适量食用并加入葱、姜等调料以减弱其寒凉性质。酒精会助湿邪入侵,应尽量减少酒精摄入。
缺乏运动也是湿气淤积的原因之一,适当运动如跑步、健走、游泳等可促进身体器官协调运作,加速“排湿”。长时间坐着会导致脑供血不足和身体不适,应避免久坐并适当活动身体。此外,“只要风度,不要温度”的做法容易让湿邪侵入身体,特别是在秋冬季,应全身保暖并注意生活细节。
为了避免周围环境和身体内的湿气加重,应适当开窗通风,特别是在房间内潮气重时。总之,只有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居住环境才能有效防范湿邪的侵袭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