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心理学中观察的定义
2024-12-10 00:03:56 责编:小OO
文档

在心理学中,“观察”被定义为一个有计划、有目的的过程,即观察研究对象在特定条件下的言行变化,并进行详尽记录。随后,对这些记录进行仔细分析处理,以判断其心理活动特点。观察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收集第一手资料最直接的手段。

观察可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分为三类。首先,从时间维度来看,观察可以分为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长期观察指的是研究者在较长时间内连续进行系统观察,并积累、整理和分析资料;而定期观察则是按固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持续观察,并在每个阶段进行总结。

其次,从范围上看,观察可分为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全面观察涉及研究对象的所有方面,力求获得全面、详尽的信息;而重点观察则聚焦于研究对象的某些关键特征或特定情境,以便更深入地探究其心理活动的细节。

此外,观察还可以根据观察者的角色和观察者是否参与被观察对象的活动进行划分。在心理学研究中,观察者可能采取主动或被动的角色,主动观察者会引导或影响被观察者,而被动观察者则保持中立,仅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同时,参与观察者和非参与观察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对象的活动。

综上所述,观察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不同的观察类型适用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和情境,研究者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以获取准确、有价值的研究数据。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