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保密是道德要求还是法律规定
2024-12-10 15:38:57 责编:小OO
文档

保密既是法律规定也是道德要求。我国公民的保密是指法律所规定的公民在保守国家秘密方面应当作出或者不应作出的一定行为的约束。
保守国家秘密作为全体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已有明确规定。因此,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享有一定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都必须承担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首先,工作保密的要求,是有法律支持的,不论是《保密法》还是《保密工作条例》,都有对保密的明确规定,这是强制性的,违反保密要求,就等着受处罚吧!切记:保密法律之剑时刻高悬于您的头顶。
其次,保密是一种职业道德的要求,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进入职场的人几乎都会签一份保密协议,外企简称它为NDA,这是因为工作单位有很多不宜被公开披露的内容,包括技术秘密、产品机密、生产配料、制作流程、核心战略等机密,这些机密的外泄往往会给该单位造成巨大的损害。自然而然,职场人士会或多或少接触到这些工作机密,因此工作单位不得不让相关工作人员保护它们。随意泄露工作机密,是在危害雇主的关键利益,不仅不道德,简单就是在违法偷窥呢,当然是职场人士的忌讳。
最后,保密也是一项社会行为规范,是指人们在社会行为中需要遵守的规矩和活动准则。它是人类为了社会共同生活的需要,在社会互动过程中衍生出来,相习成风,约定俗成,或者由人们共同制定并明确施行的。作为一个“社会人”,不是深山老林里面的“孤狼”,就需要与他人建立信任,与要与他人互动,要了解他人的机密,以及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机密。如果您随意对其他人的隐私进行“告密”或“揭密”,他人将无法再信任您。如果人与人之间都这样,那这个社会将陷入一个可怕的境地。
总之,法律与道德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分离。通俗地说,道德约束人的心,法律约束人的行,道德催人向上,法律防人向下。道德评价是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和人们内在的意志力量,道德是人以评价来把握现实的一种方式,它是通过把周围社会现象判断为“善”与“恶”而实现的。
综上所述,为啥要保密,很多人不知道,正是由于这种无知而导致大量的窃密和泄密事故,当然,也导致了大量的利益损害和惩戒。因此,教育人们“懂保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保密事关和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安全保密形势日益严峻,反窃密防泄密斗争尖锐复杂。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常敲保密警钟,时刻绷紧保密弦,才能增强保密意识、规范保密管理、严守保密纪律,筑牢党和国家秘密安全防线。国企私企职工亦要注意保守工作秘密,因为保密是在保护所在工作单位的利益,也就是在保自己的“饭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第三条 国家秘密受法律保护。
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任何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
第九条 下列涉及和利益的事项,泄露后可能损害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外交等领域的安全和利益的,应当确定为国家秘密:
(一)国家事务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二)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
(三)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秘密事项;
(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
(五)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
(六)维护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
(七)经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的其他秘密事项。
政党的秘密事项中符合前款规定的,属于国家秘密。
第二十四条 机关、单位应当加强对涉密信息系统的管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
(二)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交换;
(三)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
(四)擅自卸载、修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程序、管理程序;
(五)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赠送、出售、丢弃或者改作其他用途。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