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和被告哪个更吃亏分不同情况,具体情况如下:
1、当原告还是当被告要取决于实际情况:如果是他人侵犯了当事人的权利、又不想补偿:就只有原告起诉,如果当事人还是想当被告、让对方来起诉,对方不起诉就无法争回自己的权益;
2、当原告需要先预交诉讼费,如果证据不充分、理由不充足而败诉,原告就要自己承担诉讼费的损失了;
3、当原告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诉讼请求没有
法律依据,也不会胜诉;当被告如果证据充分、理由充足也不一定就会输官司。
原告和被告的区别是怎样的:
1、原告是指提起诉讼的人,而被告是指被提起诉讼的人
2、原告认为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人,被告是被认为侵害了原告合法权益的人。
3、原告是主动提起诉讼而引起诉讼程序发生的人,被告是经人民依法传唤而应诉的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管辖。
第一百二十七条 人民对下列起诉,分别情形,予以处理:
(一)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诉讼;
(二)依照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不得向人民起诉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三)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由其他机关处理的争议,告知原告向有关机关申请解决;
(四)对不属于本院管辖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辖权的人民起诉;
(五)对判决、裁定、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申请再审,但人民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
(六)依照法律规定,在一定期限内不得起诉的案件,在不得起诉的期限内起诉的,不予受理;
(七)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
第五十四条 原告可以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被告可以承认或者反驳诉讼请求,有权提起反诉。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