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军工单位为什么辞职很难
2024-12-10 15:35:43 责编:小OO
文档

军工企业大多属于知识密集型企业,并且涉及国家秘密的特殊性,涉密人员所从事的科研项目有时不能参与评奖或公开宣传,因而得不到广泛认可,也影响了涉密人员的成就感和积极性。所以辞职很难。
在市场化发展环境下,特别是高新技术军用转民用的过程中,军工企业骨干成员自然成为其他企业争抢的对象。从企业内部来看,军工企业各类制度规范的要求相对较多、较高,如质量管理、安全保密、评价考核等,但薪酬体系却相对保守,高技术人才密度高与考核激励机制不完善的矛盾日益突出,使得企业员工特别是骨干成员感到自身的能力和价值难以充分施展和实现。此外,由于军工企业涉及国家秘密的特殊性,涉密人员所从事的科研项目有时不能参与评奖或公开宣传,因而得不到广泛认可,也影响了涉密人员的成就感和积极性。上述因素均会对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效应,加之人才市场上涌现出更多的工作机会,因此涉密人员的离职意愿也有所提升。
军工单位离职前管理。涉密人员从决定离职到正式提出申请、通过离职审批通常有较长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如涉密人员为企业重要岗位人员或关键技术人才,人力资源部门应会同用人部门、安全保密部门、信息化部门、纪检部门等对其进行融入保密因素(如人员涉密等级、性格特点、在职期间掌握国家秘密情况、保密履职表现等)的员工画像,通过智能模型测算出其离职风险。同时认真核查该员工意向单位是否有外资背景,对其离职的保密风险进行全面评估,提出离职受理方案。相关部门则根据方案采取必要的风险防控措施,如对人员行为的监督,密切关注其在离职前是否超知悉范围收集信息数据、导出无关资料等,必要时与其签订竞业协议或提前转入企业非涉密岗位,待其脱密期结束后再办理正式离职手续。
法律依据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关于做好关闭破产军工企业职工安置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
四、加强失业,做好就业服务,努力促进再就业
妥善安置关闭破产企业职工是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缓解本地区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国防科工委(办)和各军工集团公司要积极为关闭破产军工企业提供各种支持和帮助,指导企业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和关闭破产有效资产重组安置职工,实现从原有岗位到新岗位的平稳转移,尽可能减少转到社会的失业人员。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发[2002]12号)要求,进一步做好就业服务工作。将国家制定的各项再就业扶持落实到位。对符合享受再就业扶持条件的人员,及时发给《再就业优惠证》,并将创业培训、职业指导和再就业援助等就业服务引入到关闭破产军工企业中去。要对核工业矿山和地处三线的关闭破产军工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和帮助。有条件的地区,开发的公益性岗位要优先安置关闭破产军工企业中的再就业困难职工,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促进职工再就业。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