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干部免除职务后还上班吗
2024-12-10 15:34:58 责编:小OO
文档

干部免除职务后还上班。
下列情况下应免除其职务
1、转换职位任职的。国家公务员在国家行政机关内跨职类或跨部门、跨单位转换岗位任职。这种工作调动,使得公务员不再任原职,故在任命新职的同时免去原任职务;
2、晋升或者降低职务的。公务员的职务升降是指因工作调动而使公务员不再担任原职,任命新职的同时免去原职;
3、离职学习期限超过一年的;
4、因健康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工作一年以上的;
5、退休的;
6、因其他原因职务发生变化的。其他原因因情况不同而不同。如因机构精简,领导职数减少而不再留任等。
免职也适用于违纪违法被查的干部,是在正式处分前将其调离岗位的先期措施,避免造成更大损失,保证审查调查的顺利开展。
完善公务员免职制度,是加强国家政权的重要保证。完善公务员免职制度,是优化行政机构,实现行政管理职能的重要保证。完善公务员免职制度,是规定公务员的权利,明确其职责任务的具体方式。完善公务员免职制度,是使公务员队伍结构合理化的组织保证。
由于免职和撤职性质不同,处理、处分的主体亦不相同,那么针对同一违法行为,能否同时使用两种方式呢?比如组织部发现市某局党组、张某某(市管干部)在2020年8月单位的处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严重违规选人用人问题,相关规定对其作出免职处理,市监委还能否在对该问题依法调查清楚后,认定张某某严重违反组织要求,从而按照法定程序对其作出撤职处分呢?根公职人员有违法行为,有关机关依照规定给予组织处理的,监察机关可以同时给予政务处分。我们认为,本案中张某某系公职人员,其虽被组织部门免职,但并不影响市监委的相关规定给予其撤职处分。
因此,对于严重违法的公职人员,可以根据规定,同时使用免职与撤职的方式予以处理;对于公职人员因查处其违法问题被免职的,经调查认定其构成严重违法需要给予撤职处分的,仍然要按照原职务、职级给予撤职处分,决不允许以免职这种组织处理的方式代替撤职处分。
形态不同。根据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有关分类要求,免职、停职、引咎辞职等组织措施属于第二种形态;政务撤职、政务开除等政务重处分,降职、取消退休待遇等组织措施属于第三种形态。撤职的处理方式明显要比免职更重。
法律依据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第三十二条 国家公务员有本条例第三十一条所列违纪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或者虽然构成犯罪但是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违纪行为情节轻微,经过批评教育后改正的,也可以免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三条 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受撤职处分的,同时降低级别和职务工资。
受行政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其中除受警告以外的行政处分的,并不得晋升工资档次。
第三十四条 处分国家公务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在规定的时限内做出处理决定。
对国家公务员的行政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
第三十五条 给予国家公务员行政处分,依法分别由任免机关或者行政监察机关决定;其中给予开除处分的,应当报上级机关备案。
县级以下国家行政机关开除国家公务员,必须报县级批准。
第三十六条 国家公务员受本条例第三十三条所列除开除以外的行政处分,分别在半年至两年内由原处理机关解除行政处分。但是,解除降级、撤职处分不视为恢复原级别、原职务。
国家公务员在受行政处分期间,有特殊贡献的,可以提前解除行政处分。
解除行政处分后,晋升职务、级别和工资档次不再受原行政处分的影响。
第三十七条 行政处分决定和解除行政处分的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