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特慢病门诊检查费和药费都能报销吗
2024-12-10 15:20:11 责编:小OO
文档


看具体的病症类型,在批准范围内的特慢病检查费与药费能报销。符合条件的可以报销,特慢性病门诊检查费和药费针对于所批准的相应特慢性病是能够报销的。比如说冠心病拿治疗心脏供血抗凝降脂的药物和进行心电图等心脏相关检查是可以报销的。报销的比例按照国家甲乙丙类报销比例也就是90%,80%和70%的比例进行报销。上限一般来说普通的单病种可能是3000-5000块钱。慢性病的报销标准是每年度起付标准300元,治疗统筹疾病发生的符合规定的门诊医疗费用,在起付标准以上部分,城镇职工按80%报销,城镇居民按50%报销。一个医疗年度内不能超过慢性病最高支付限额。超过上限后不再报销。每月不超过全年总限额月均三倍,全年不超过本人认定病种的最高年度限额。
特慢病是特殊疾病和慢性疾病的简称,罹患慢特病后,就需长期甚至终身门诊治疗。慢性病主要指常见、多发、费用负担相对较轻的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特殊疾病主要指病情较重、健康损害大、费用较高的疾病,比如癌症、肾透析、血友病等。将一些特殊病种和慢性病种的门诊治疗费用纳入医保报销,是医保部门为减轻部分患有恶性肿瘤等特殊疾病和高血压Ⅲ期合并症、糖尿病合并症等慢性疾病的参保人员医疗负担而实行的一项门诊报销,是普通门诊和住院治疗之外的一项特殊保障。参保人员通过门诊特慢病认定后,可以直接到所选择的定点医院门诊就医,享受门诊报销。
门诊慢性病是每一种门诊慢性病都有自己特定的报销目录,只能报销慢性病目录内的项目,其中包含检查、西药、中成药、诊疗这些。比如说高血压,只能报销降血压的药物,测量血压的检查等等。门诊慢性病的报销跟住院是有不一样的,住院的话只要超过报销起付线,就可以报销目录内的费用,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报销。各地的报销比例会有不一样,以江西为例,门诊慢性病报销是没有起付线的,城镇职工医保的报销比例是80%;城乡居民的报销比例是70%;其中长期用药的二类慢性病是有封顶线的,封顶线为5000元。有些慢性病用药差不多,都可以报销,如果有两种用药相近慢性病,就一定要申请两种慢性病,封顶线才更高,虽然可能申请一种也是可以报销两种慢性病的用药,但是封顶线就自由5000元了,2种的话就是一万元。
门诊慢性病的用药基本上是没什么变化的,有些人有2种以上的慢性病的时候就喜欢找一个医生开处方,然后医院药房拿药之后就直接去缴费结算了,这样就容易少报很多费用。
特慢病门诊检查费能不能报销是看,医保卡在医院门诊检查可以报销,医保卡不在医院门诊检查不能报销。
特慢病门诊检查费的报销流程,具体如下:
1、办理就诊卡为保证信息的准确性,请使用身份证办理就诊卡;
2、持就诊卡到行政楼一楼医保科,绑定就诊卡为特慢病就诊卡;
3、持绑定后的就诊卡挂号;
4、挂号后请医生就诊,医生开药、开检查单等;
5、病人持就诊卡交费,请在上签字确认报销金额,并将报销联交收费人员;
6、领取药品、做相关检查等;
7、妥善保存好处方签、检查单等,报销完成。
法律依据
《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
二、主要措施
(三)增强门诊共济保障功能。建立完善职工医保普通门诊费用统筹保障机制,在做好高血压、糖尿病等群众负担较重的门诊慢性病、特殊疾病(以下统称门诊慢特病)医疗保障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将多发病、常见病的普通门诊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普通门诊统筹覆盖职工医保全体参保人员,范围内支付比例从50%起步,随着医保基金承受能力增强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待遇支付可适当向退休人员倾斜。针对门诊医疗服务特点,科学测算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并做好与住院费用支付的衔接。同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根据医保基金承受能力,逐步扩大由统筹基金支付的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将部分治疗周期长、对健康损害大、费用负担重的疾病门诊费用纳入共济保障,对部分适合在门诊开展、比住院更经济方便的特殊治疗,可参照住院待遇进行管理。不断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逐步由病种保障向费用保障过渡。将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提供的用药保障服务纳入门诊保障范围,支持外配处方在定点零售药店结算和配药,充分发挥定点零售药店便民、可及的作用。探索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保障范围。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