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当兵牺牲了国家如何安排父母
2024-12-10 15:02:27 责编:小OO
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对现役军人,残废军人,退出现役的军人,烈士家属,牺牲、病故军人的家属,现役军人家属实行物质帮助和精神安抚的规定和办法。简称优抚制度。
主要内容:
①褒扬抚恤。对军人因战因公牺牲、病故或负伤致残者,和分别填发烈士证明书、军人牺牲证明书、病故军人证明书或残废军人抚恤证,发给牺牲、病故军人的家属一次抚恤金,发给残废军人残废抚恤金,并酌情按期发给抚恤金。依据抚恤对象的实际生活水平和国家财政情况调整和提高各种抚恤金标准。各地还建立烈士陵园和纪念碑、塔、馆等,缅怀先烈,教育后人。
②优待。对烈士家属,牺牲、病故军人的家属,现役军人的家属,对现役军人、残废军人和退出现役的军人,从生产、生活和社会福利诸方面,给予优待和照顾。优待办法,根据各时期和各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确定。对军属、烈属主要是采取代耕或补助实物、现金等方式,扶助优抚对象克服困难,发展生产,确保他们的生活不低于当地人民群众的一般水平。还曾采取减税、免税和减免入学、治病费用,优先参军、就业以及享用贷款、助学金、社会救济款等措施。残废军人减价乘坐车船、飞机。义务兵免费邮递平信,给予其他福利待遇等。
③安置。对退出现役的军人和伤、病、残军人,根据国家建设需要,组织和安排他们生产、就业。
为确保优抚制度的实施,国家向人民群众广泛进行优抚的宣传教育,开展拥军优属活动,采取节日慰问和给军、烈属挂光荣匾牌等办法,给优抚对象以精神鼓励,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以造成关心、爱护军人及其家属的社会风尚。
国家会给家属发一次性抚恤金,若父母无固定收入,不能维持生活,或者符合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的,由国家另行发给定期抚恤金。烈士的家属为烈属,包括烈士的父母、配偶、子女和未满16周岁的弟妹和抚养烈士成长的其他亲属。烈士可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抚恤待遇。凡是按规定享受定期抚恤待遇的优抚对象死亡后,除发给当月定期抚恤金外,另加发半年的定期抚恤金作为丧葬补助费,同时注销定期抚恤金领取证。现役军人牺牲、病故,由国家发给其遗属一次性抚恤金;其遗属无固定收入,不能维持生活,或者符合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的,由国家另行发给定期抚恤金。
按优抚制度进行安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对现役军人,残废军人,退出现役的军人,烈士家属,牺牲、病故军人的家属,现役军人家属实行物质帮助和精神安抚的规定和办法。对烈士家属,牺牲、病故军人的家属,现役军人的家属,对现役军人、残废军人和退出现役的军人,从生产、生活和社会福利诸方面,给予优待和照顾。根据各时期和各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确定。对军属、烈属主要是采取代耕或补助实物、现金等方式,扶助优抚对象克服困难,发展生产,确保他们的生活不低于当地人民群众的一般水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第六十六条
国家和社会优待军人家属,抚恤优待烈士家属和因公牺牲、病故军人的家属。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
第十五条
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发给定期抚恤金:
(一)父母(抚养人)、配偶无劳动能力、无生活费来源,或者收入水平低于当地居民平均生活 水平的;
(二)子女未满18周岁或者已满18周岁但因上学或者残疾无生活费来源的;
(三)兄弟姐妹未满18周岁或者已满18周岁但因上学无生活费来源且由该军人生前供养的, 对符 合享受定期抚恤金条件的遗属,由县级民政部门发给《定期抚恤金领取证》。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