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党执政后最大危险是什么
2024-12-10 15:03:02 责编:小OO
文档

脱离群众。问题是各国都存在的通病,而我国现象发展迅猛的势头,既危及和破坏法律的权威性和有效实施,又破坏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动摇着我国社会的政治基础。问题已经对党,对国家和社会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群众最痛恨现象,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但不能表述为“最大的危险”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以后,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剥削者作为一个阶级已被消灭,阶级斗争也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民主集中制: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和组织建设中的运用。可以说“不坚持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执政后的危险,但不是“最大危险党脱离群众倾向的主要动因在于:集中精力和聚拢资源“办大事”,容易催生和增加党的行政化、官僚化倾向,即脱离群众的“非政治化”;国家治理分化成科层体系与扁平基层组织两大类别,科层对基层的“命令关系”也容易导致党脱离群众的倾向。贯彻群众路线,必须以小为大、以下为上,“以小为大”,方能真正落实“以人民为中心”;“以下为上”,方能真正落实“人民至上”。这是化解风险危机、确保长期执政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新时代长治久安之道。党自执政以来,由于强敌环伺,由于紧迫的“现代化”任务,我们集中精力聚拢资源“办大事”。七十余年来“大事”办得非常成功。到本世纪中叶完成民族复兴大业的任务取决于党能不能继续办好“大事”。然而,“办大事”也很容易导致行政化和官僚化。不少干部认为:党是办“大事”的机构,群众的“小事”应主要由市场机制和司法部门解决,或者“外包”给社会组织。也有不少干部认为:日新月异的数据获取和计算技术能让政权空前高效地控制社会。还有干部认为:“为人民服务”主要是给群众利益,增加福利方面的财政支出。上述理解不仅片面,而且会强化党的“非政治化”,即执政集体脱离群众的趋势。把自己当成“上帝”,架空“人民当家作主”,在政治上极其危险。党只管“大事”,党与群众的关系就逐渐蜕化成“控制”群众和给群众发“慈善”的关系。
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比起“大事”,群众的“小事”即每户群众的“身边事、烦心事、急难愁盼的事”,事关“民心向背”,是更大的政治,是根本的政治。集中精力聚拢资源“办大事”,忽略群众身边的小事,就会使党面临日渐增加的执政风险。“大事”办得越成功,脱离人民日常“小事”的风险就越高,执政的风险也越高。中国短命朝代的教训、苏联的教训、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教训,早已证明了这个逻辑。由此,党不能是一台官僚机器,如果“官府”越建越宏伟、台阶越垒越高、意识形态与生活现实脱节,群众就会畏而远之。有西方学者认为,是不可持续的“成就党”;一旦耀眼奇迹不再,经济社会进入“常态”,党的领导就濒于崩溃。这种说法虽不正确,但值得我们警惕。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确是我国“同心圆”的优势。但“同心圆”并不是为“办大事”而生,而是一种不同于西方政治制度的独特政治文明,其正当性和生命力来自党与人民同心同德,来自群众路线。“以人民为中心”的崭新执政纲领是中国党理论创新的里程碑,是党长期执政的永久纲领。只要党以人民美好生活为中心,人民就会以党为同心圆的圆心。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关键在强化党与群众的“骨肉”关系,组织动员人民当家作主,办好群众自己的“小事”。
法律依据
《中国党章程》
总纲,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