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国家药物的首要任务是
2024-12-10 15:06:47 责编:小OO
文档


保证供应安全、有效、合格药品。
产生
国家药物概念产生于1975年世界卫生大会,大会决议要求世界卫生组织帮助成员国制定国家药物,即包括遴选和采购基本药物、教育和培训在内的促进药物可及的实施策略。随后十余年间,推行国家药物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世界卫生组织首个基本药物示范目录诞生于1977年;一年后,阿拉木图宣言将基本药物列为初级卫生保健基石之一;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基本药物行动规划项目;内罗毕会议于1985年提出促进合理用药策略;1986年的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在国家层面建立和加强多学科的全职机构监测和促进合理用药”的决议;《制定国家药物指导原则(第一版)》由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午出版;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出版《如何制定和实施国家药物(第二版)》。
实现国家药物目标必须建立在合理遴选药物、制定可负担的价格、建立可持续的筹资体系、加强卫生系统、提高监管和供应能力、制定必要激励机制和培训教育策略等一系列具体措施的基础上。通过国家药物的制定、实施、监测和评估,有助于促进部门之间的联动,促进各项药品与卫生、社会保障、价格、科技与产业发展、财政及税收等相关之间的协调。
意义和作用
1.进一步推进医改,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
药品不仅是防治疾病的物质手段,也是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工具,药物及有关用药问题是具有高度政治内涵的领域。理顺国家药物体系,全面推动药品领域综合改革,将为深入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开创良好的环境。
2.统筹协调药品领域具体。加强合力
药品领域存在大量的利益冲突.触及到研发机构、原材料和辅料供应企业、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医疗机构、集中招标机构、社保基金管理机构等。这些冲突最终反映为上的统筹协调。加强协调,才能形成合力,有效保障群众用药权益。
3.有助于形成贯彻落实药物的管理架构
我国药品领域管理部门众多,责任主体分散。通过国家药物建设,有助于理清部门责任和分工,完善药物的管理架构。国际经验表明,鉴于国家药物总体隶属于卫生.应由卫生行政部门作为药物的协调机构,或者成立国家药物委员会,由卫生行政部门主导,在相关部门之间建立协商机制。在此基础上形成药物的管理架构。
医药法律法规及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列》、《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血液制品保护条列》、《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易制毒化学药品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列》、《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列》、《中药品种保护条列》、《药品行政保护条列》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等。
第三条 药品管理应当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风险管理、全程管控、社会共治的原则,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全面提升药品质量,保障药品的安全、有效、可及。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