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程序超过三个月不违法。审限可以因为庭外和解,调取新证据等原因延长或者扣除。这也是符合规定的。除此之外,如果法官觉得案件复杂还可以转为普通程序审理。如果你觉得审理期限长了,可以电话联系法官,说明一下情况,请他尽快结案。此外,一般情况下,会考核法官的法定审限内结案率,因此,如果不是特殊情况法官不会随意延长审限。
1、适用简易程序的人民。
只能是基层人民和它的派出法庭,这里的派出法庭既包括固定设立的人民法庭,也包括为便于审理案件而临时性派出的法庭。
2、适用简易程序的审级。只能适用于人民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
3、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
只能是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其中,事实清楚是指当事人双方对争议的事实陈述基本一致,并能提供可靠的证据,无须人民调查收集证据即可判明事实、非清是非;权利义务关系明确,是指谁是责任的承担者,谁是权利的享有者,关系明确;争议不大,是指当事人对案件的是非、责任以及诉讼标的争执无原则分歧。
4、基层人民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当事人各方自愿选择适用简易程序,经人民审查同意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人民不得违反当事人自愿原则,将普通程序转化为简易程序。该内容是《简易程序规定》新增加的内容,充分体现出在简易程序的适用方面对当事人处分权的尊重。
根据《简易程序规定》第3条的规定,当事人就适用简易程序提出异议,人民认为异议成立的,或者人民在审理过程中发现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应当将案件转入普通程序审理。
在对民事案件进行审理的时候,符合条件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不然的话就只能通过普通程序作出审理。而简易程序一般是由审判员独任审理,特殊情况下可能才会组成合议庭。对案件作出审理,一切都要严格按照规定操作,就包括程序、审理期限、质证等等方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六条:人民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第一百五十七条 基层人民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适用本章规定。基层人民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前款规定以外的民事案件,当事人双方也可以约定适用简易程序。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