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处理涉及未成年事项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2024-12-10 15:59:35 责编:小OO
文档

在处理涉及未成年人事项时,应当遵循的规定有:
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原则,其是国家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目的。
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的原则,人格是人身权的基本内容。
三、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的原则,包括两个方面。
四、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教育是未成年人学习、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等等。
对于未成年人保护主要包括社会保护、学校保护、司法保护和家庭保护。具体保护原则如下:
1、保护未成年人,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要给予未成年人不同于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也包括对于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给予特殊照顾,还包括在制定法律法规、规划和配置公共资源等方面优先考虑未成年利和需求。
2、保护未成年人的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等人格权利,尊重其人格尊严。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电话号码等。
3、提出的要求和采取的措施应当符合未成年人的阶段性特征,有利于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尊重未成年人的参与权和表达权,尊重其真实意愿。在实现保护的同时促进教育,在教育的同时实现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
第四条 保护未成年人,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处理涉及未成年人事项,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
(二)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
(三)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
(四)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五)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
(六)保护与教育相结合。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