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电工操作证几年一审
2024-12-10 15:58:15 责编:小OO
文档


三年。
电工指对电气设备进行运行、维护、安装、检修、改造、施工、调试等作业的人员,属于特种作业人员,需要持证上岗,而且电工操作证并不是长期有效的,一般来说要求3年一审6年一换。
电工操作证,也称电工上岗证,即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电工),是从事电气设备安装、维修等工作必须持有的证件。电工操作证分为高压和低压,作业电压一千伏以上用高压,作业电压一千伏以下用低压。不管是高压还是低压,该证书都是3年一审6年一换。
特种作业人员在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内,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经原考核发证的应急管理局审批同意,特种作业操作证的复审时间可以延长至每6年1次。
电工操作证复审去哪里审
电工操作证复审应当在期满前60日内,由申请人或者申请人的用人单位向湖南沙市当地的应急管理局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社区或者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健康证明;
(二)从事特种作业的情况;
(三)安全培训考试合格记录。
电工操作证申请复审或者延期复审前,申请人应当参加必要的安全培训并考试合格。
哪些情况会撤销电工操作证
在复审的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急管理局将撤销电工操作证:
(一)超过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未延期复审的;
(二)特种作业人员的身体条件已不适合继续从事特种作业的;
(三)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
(四)特种作业操作证记载虚假信息的;
(五)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的。
特种作业人员违反前款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的,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特种作业操作证。
电工操作证丢了能补发吗
在长沙地区如果不小心将电工操作证丢了,应当向湖南省应急管理局提出书面申请,经审查同意后,可以予以补发。电工操作证所记载的信息发生变化或者损毁的,应当向原考核发证机关提出书面申请,经原考核发证机关审查确认后,予以更换或者更新。
一、电工证有效期多久
根据法律的相关的规定,电工正证有效期为6年,每两年年审一次。
电工证有效期多久
二、电工证的种类有哪些
(一)特种作业操作证:作业种类:电工(俗称 操作证、上岗证)。分类: 高压运行维护作业、高压安装修造作业、低压电工作业、安装、维修、发电、配电。
(二)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拥有此证后,就代表你已经成为一名真正的电工了,负责的范围在“用电设备以前”。分类: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分为低压、高压、特种三个类别。
(三)职业资格证书:从事职业:电工(俗称 等级证),分类:为五个等级: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三级。
三、电工证的报名额度条件是什么
(一)年满十八周岁,且不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
(二) 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危化品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具备高中或者相当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三)身体健康,无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眩晕症等妨碍本作业的其他疾病及生理缺陷;
(四) 具备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与技能。
电工证三年一审的。电工证有以下四种证:
1、电工上岗证,有效期为六年,三年一审,到就近安监局、或者有资质的培训点;
2、电工职业资格证,不用年审;
3、电工进网许可证,三年一审,到电监局、能源局、电网或者有资质的培训点;
4、建筑电工证有效期为六年,到就近的建设厅或者有资质的培训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法》
第二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并落实本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二)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四)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五)组织建立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六)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七)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