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核准和备案的区别
2024-12-10 16:10:21 责编:小OO
文档

核准制和备案制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两点:
1、意思不同:
备案制,是指从境外进入出口加工区的货物,视为同进境而未正式进口的由企业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加工区进境货物备案清单》作货物进(出)境申报的货物;核准制是上市公司股票申请上市须经过核准的证券发行管理制度。
2、范围不同:
备案制的范围主要是境外进入出口加工区的货物;核准制的范围主要是欧洲。依照证券发行核准制的要求,证券的发行不仅要以真实状况的充分公开为条件,而且必须符合证券管理机构制定的若干适于发行的实质条件。这就是这两者的区别,范围不同,就会导致他们有许多其他的不同。
核准制的含义:
证券发行核准制即所谓的实质管理原则,以欧洲各国的公司法为代表。依照证券发行核准制的要求,证券的发行不仅要以真实状况的充分公开为条件,而且必须符合证券管理机构制定的若干适于发行的实质条件。
符合条件的发行公司,经证券管理机关批准后方可取得发行资格,在证券市场上发行证券。这一制度的目的在于禁止质量差的证券公开发行。
发行人在申请发行股票时,不仅要充分公开企业的真实情况,而且必须符合有关法律和证券监管机构规定的必要条件,证券监管机构有权否决不符合规定条件的股票发行申请:
证券监管机构对申报文件的全面性、准确性、真实性和及时性作审查,还对发行人的营业性质、财务状况、经营能力、发展前景、发行数量和发行价格等条件进行实质性审查,并据此作出发行人是否符合发行条件的价值判断和是否核准申请的决定。
核准制要求主承销商对发行人进行一年的辅导后,再向申请发行股票。根据核准制的相关规定,企业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上市。从2004年2月1日起,中国开始推行核准制下的保荐人制度。
国家下达发行规模,并将发行指标分配给地方,以及企业的主管部门,地方或者主管部门在自己的管辖区内,或者行业内,对申请上市的企业进行筛选,经过实质审查合格后,报中国批准。
在执行中,地方或者主管部门尽量将有限的股票发行规模,分配给更多的企业,造成了发行公司规模小,公司质量差的情况。
于是,1996年以后,开始实行”总量控制,集中掌握,限报数家”的办法。就是地方或者主管部门根据中国事先下达的发行指标,审定申请上市的企业,向中国推荐。
中国对上报的企业的预选资料审核,合格以后,由地方或者主管部门根据分配的发行指标,下达发行额度。
审查不合格的,不能下达发行额度。企业得到发行额度以后,将正式材料上报中国,由中国最后审定是否批准企业发行证券。这是计划经济。
保荐人依法对发行文件进行核查,向中国出具保荐意见,上市后,保荐机构和保荐人仍负有持续督导责任。保荐制度、发行审核委员会(简称发审委)制度、询价制度构成中国股票发行监管的制度基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第十四条:对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标准项目,制定标准的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优先立项并及时完成。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