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10到15个工作日是几天
2024-12-10 16:06:33 责编:小OO
文档

10(15)个工作日即代表从当天算起10(15)天,遇到节假日或周末则需要往后推。
工作日是指上班的日子,例如你星期一的时候办一笔业务,对方通知你说我七个工作日内给你答复,那么你就从星期一开始向后推,星期二等,但是星期六日是休息日,这两天不能算工作日,所以空开这两天再向后推两天。这就是工作日,同时,碰到法定假日都得推后。
一、有关工作日的规定:
1、每一周的法定工作日为:5天
(原则上:自每周一至周五,周六和周日为工休日——完全适用国有机关和事业单位)
(企业除外:企业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周休息日)
2、全年的法定工休日为:104天(12个月所有的周六和周日);
3、全年的法定节假日为:11天
(元旦1天、春节3天、清明节1天、五一劳动节1天、端午节1天、中秋节1天、国庆节3天);
4、一年的法定工作日为:365天/年-104天/年法定工休日-11天/年法定节假日=250天;
5、每一个季度的法定工作日为:250天/年法定工作日÷4个季度=62.50天;
6、每一个月法定工作日为:250天/年法定工作日÷12个月=20.83天;
7、每一天的法定工作时间(小时数)为:8个小时;
8、每一周的法定工作时间为:5天/法定周工作日*8小时/法定日工作时间=40个小时;
9、每一个月的法定工作时间为:20.83天/法定月工作日*8小时/法定日工作时间=166.个小时;
10、每一个季度的法定工作时间为:3个月*166.67小时/法定月工作时间=500个小时,或62.50天/法定季工作日*8小时/法定日工作时间=500个小时;
11、每一年的法定工作时间为:12个月*166.67小时/法定月工作时间=2000个小时,或250天/法定年工作日*8小时/法定日工作时间=2000个小时;
12、每一个月的加班时间,法定为36个小时;
13、每一个季度的加班时间,最多为“3个月*36个小时/法定月加班时间=108个小时;
14、一年的加班时间,最多为:12个月*36个小时/法定月加班时间=432个小时;
15、每一个月可用于工作的时间,允许为:166.67小时/法定月工作时间+36个小时/法定月加班时间=203个小时;
16、每一年可用于工作的时间,允许为:2000小时/法定年工作时间432小时/年加班时间=2436小时。
二、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三、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