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违反疫情防控九不准
2024-12-10 16:08:34 责编:小OO
文档


对于违反“九不准”的问题线索,将认真汇总整理,督促地方尽快整改,对典型案例将进行曝光。据6月28日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违反“九不准”现象,28日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开通了公众留言板,设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首页,相关部门也公布了问题反映渠道。
2022年6月24日下午,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九不准”要求。
不准随意将出行的范围由中、高风险地区扩大到其他地区。
不准对来自低风险地区人员采取强制劝返、隔离等措施。
不准随意延长中、高风险地区管控时间。
不准随意扩大采取隔离、管控措施的风险人员范围。
不准随意延长风险人员的隔离和健康监测时间。
不准随意以疫情防控为由拒绝为急危重症和需要规律性诊疗等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不准对符合条件离校返乡的高校学生采取隔离等措施。
不准随意设置防疫检查点,符合条件的客、货车司乘人员通行。
不准随意关闭低风险地区保障正常生产生活的场所。
2022年7月20日,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显示,落实疫情防控“九不准”公众留言板以后,每日收到的投诉信息数已降至400-500条,并连续保持多日,“这说明趋势是非常好的,整治层层加码等问题取得了一定效果”。
最高人民、最高人民、、司法部联合印发的《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中明确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含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有关疫情防控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疫情防控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疫情防控公务的人员)依法履行为防控疫情而采取的防疫、检疫、强制隔离、隔离治疗等措施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第三款的规定,以“妨害公务罪”定罪处罚。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的,以“袭警罪”定罪处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五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拒不执行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
(二)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三)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警车等车辆通行的;
(四)强行冲闯机关设置的警戒带、警戒区的。
阻碍人民依法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七条 【妨害公务罪】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阻碍机关、机关依法执行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