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024-12-10 16:08:30 责编:小OO
文档

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本原则是中陆海统筹、尊重自然、优化结构、集约开发。
1、陆海统筹。统筹海洋空间格局与陆域发展布局,统筹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统筹陆源污染防治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中国要实现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没有走西方海权强国“扩张性、掠夺性”崛起的老路,而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权发展道路,陆海统筹战略就体现了中国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方式,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目标。”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倡议并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倡议且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经济上谋求合作共赢、政治和安全上谋求和平安全、文化上谋求包容互鉴、生态上谋求清洁美丽”的世界海洋秩序,即对内建设和谐社会、对外实现和平发展,倡导建设“和谐海洋”、“和谐世界”。
因此中国以陆海统筹来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是主张“以均衡协调可持续为目的,以和平发展为主题,以和谐合作为原则,构建中国国家整体战略。”来助力中国和平崛起。
2、尊重自然。树立敬畏海洋、保护海洋理念,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开发活动严格在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维护好海域、海岛、海岸线自然状况,保护好海洋生物多样性。
3、优化结构。按照经济发展、生态良好、安全保障的基本要求,加快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优化海洋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控制近岸海域开发强度和规模,推动深远海适度开发。
4、集约开发。提高海洋空间利用效率,把握开发时序,统筹城镇发展和基础设施、临海工业区建设等开发活动,严格用海标准,控制用海规模。对区位优势明显、资源富集等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突出重点,实施点状开发。
为进一步优化海洋空间开发格局,日前,印发《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将海洋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四类。根据《规划》,我国已明确公布的内水和领海面积为38万平方公里,是海洋开发活动的核心区域。据悉,《规划》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形成海洋主体功能区布局的基本依据,是海洋空间开发的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规划范围为我国内水和领海、专属经济区和架及其他管辖海域(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规划》提出,海洋主体功能区按开发内容可分为产业与城镇建设、农渔业生产、生态环境服务三种功能。遵循陆海统筹、尊重自然、优化结构、集约开发的原则,《规划》提出包括“一带九区多点”海洋开发格局、“一带一链多点”海洋生态安全格局、以传统渔场和海水养殖区等为主体的海洋水产品保障格局、储近用远的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格局等在内的海洋空间利用格局。
《规划》明确了内水和领海主体功能区的四类开发区域。具体来看,优化开发区域包括:渤海湾、长江口及其两翼、珠江口及其两翼、北部湾、海峡西部以及辽东半岛、山东半岛、苏北、海南岛附近海域;重点开发区域包括:城镇建设用海区、港口和临港产业用海区、海洋工程和资源开发区;开发区域包括:海洋渔业保障区、海洋特别保护区和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禁止开发区域包括:各级各类海洋自然保护区、领海基点所在岛礁等。
《规划》明确,我国专属经济区和架及其他管辖海域划分为重点开发区域和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包括:资源勘探开发区、重点边远岛礁及其周边海域;除重点开发区域以外的其他海域则为开发区域。
《规划》指出,完善海洋主体功能区支撑体系,明确了包括财税、投资、产业、海域在内的保障。沿海各省级负责规划实施,编制省级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各有关部门要落实财税、投资、产业、海域和环境等。发展改革委要做好规划实施的监督指导,会同海洋局加快监测评估系统建设。海洋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对规划编制、制定、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分析。
法律依据
《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
第二条 总体要求(二)基本原则。
陆海统筹。统筹海洋空间格局与陆域发展布局,统筹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统筹陆源污染防治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尊重自然。树立敬畏海洋、保护海洋理念,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开发活动严格在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维护好海域、海岛、海岸线自然状况,保护好海洋生物多样性。
优化结构。按照经济发展、生态良好、安全保障的基本要求,加快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优化海洋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控制近岸海域开发强度和规模,推动深远海适度开发。
集约开发。提高海洋空间利用效率,把握开发时序,统筹城镇发展和基础设施、临海工业区建设等开发活动,严格用海标准,控制用海规模。对区位优势明显、资源富集等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突出重点,实施点状开发。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