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10个民事法律关系
2024-12-10 16:15:31 责编:小OO
文档

按照不同的标准,民事法律关系有以下:
(一)财产法律关系是指直接与财产有关的具有财产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
(二)人身关系是指与主体不可分离的,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
(三)绝对法律关系是指义务主体不特定,权利人以外的一切人均为义务人的民事法律关系。
(四)相对法律关系是指义务主体为特定人的民事法律关系。
(五)单一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只有一组对应的权利义务的民事法律关系。
(六)复合民事法律关系是指两组以上对应的权利义务的民事法律关系。
(七)权利性民事法律关系是指民事主体依其合法行为而形成的,能够正常实现的民事法律关系。
(八)保护性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因不法行为而发生的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主体包括:公民(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其他组织包括: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和个人合伙。法人包括:企业法人、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
(一)公民一国公民指具有该国国籍的自然人。
1.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公民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是公民主体资格的集中表现。
2.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通过自己的行为行使民事权利或履行民事义务的能力。包括从事合法行为的能力,而且也包括对其违法行为承担责任的能力。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是以其权利能力为前提的。
(二)法人
1.法人的概念和具备法人的条件
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
2.法人的权利能力
法人的权利能力是指法人享有参与民事活动,取得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或资格。
3.法人的行为能力
法人的行为能力是指法人能够以自己的行为进行民事活动,取得权利并承担义务的能力或资格。
4.法人的种类
第一,企业法人,是指以生产经营为其活动内容,实行经济核算,自负盈亏,向国家纳税的单位。
第二,非企业法人,是指不直接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法人,以国家管理和非经营性的社会活动为其内容的法人。主要包括国家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等。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机构。民事法律权利包括了财产权;请求权;抗辩权;支配权;相对权和绝对权等民事法律的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制定本法。
第二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第三条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第十一条 其他法律对民事关系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