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未成年案件审理公不公开
2024-12-10 16:15:23 责编:小OO
文档

未成年人犯罪即不满十八周岁犯罪均不得公开审理,只是在有限度的范围内允许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派代表到场。
完善涉少刑事案件不公开审理制度的思考
1、建立审理与宣判均不公开的制度。笔者以为公开宣判实际上削弱了不公开审理的本来意义,公开宣判规定要对案件事实和证据进行认定,并宣读判决书,只要旁听了公开宣判,对案件事实就有了基本了解,如果再没有案件信息披露规定,不公开审理形同虚设。为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应建立审理与宣判均不公开的制度较为适宜。
2、建立案件信息披露制度。对于涉少刑事案件,应当媒体进行报道。现行法律法规仅规定不得在报刊及互联网上公布判决书,但对于案情的公布没有,为了彻底执行不公开审理制度,应当禁止公布能推测出被告人身份的案情及其他信息。对于案件信息披露的性规定应当及于因诉讼途径了解案件情况的诉讼参与人以及旁听公开宣判的群众。对于任何违反案件信息披露性规定的单位与人员,都应该有一定的惩罚措施。
3、严格未成年刑事案件卷宗使用制度。为彻底贯彻不公开审理制度,应当完善卷宗管理制度,禁止一切非办案人员与未经授权人员使用卷宗。只允许特殊情形下使用案件卷宗:一是不损害未成年人的利益,也不对未成年人的利益构成潜在威胁;二是具有法益上或者是公益上的必要性,如研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4、建立被告人申请公开制度。在被告人认为公开审理有利于保护其合法权益、维护审理公正性的情形下,允许被告人申请公开。被告人申请公开制度是某些国家和地区防范不公开审判潜在危险的重要制度,例如我国地区规定“审判不得公开之。少年、少年之法定代理人或现在保护少年之人请求公开审判者,不得拒绝。”建立不公开审理的制度本意是保护涉案未成年人的权益,申请公开审判制度是利用被告人的积极姿态,客观上形成对不公开审判的监督。
法律虽然是很严格的,但是法律又是很人性化的,未成年人还有很长的未来,所以考虑到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所以在一定年龄段内未成年人犯罪是不公开审理的,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情况往往比较复杂,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随机应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八十 人民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第二百八十五条 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但是,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