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简述德育方法运用的基本原则
2024-12-09 04:36:05 责编:小OO
文档

德育方法运用的基本原则包括导向性原则、疏导性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以及因材施教原则。

首先,导向性原则是指德育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要求教育者在进行德育时,要明确教育的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例如,通过讲述英雄人物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引导他们立志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其次,疏导性原则强调在德育过程中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例如,当学生遇到道德困惑时,教育者不是简单地批评指责,而是耐心倾听、理解学生的想法,并通过引导、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明辨是非,自觉做出正确的选择。

再者,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这一原则体现了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负责。例如,教育者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制定合适的教育方案,同时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提出明确要求,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最后,因材施教原则强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现状,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进行德育。这一原则要求教育者深入了解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例如,对性格内向的学生,教育者可以采用鼓励、引导的方式,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对性格外向的学生,则可以通过组织活动、提供挑战等方式,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