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计计相扣,每一计都是古代兵法智慧的结晶。在这“强者生,弱者亡”的时代,孙膑和庞涓这两位杰出的谋略家,通过运用《孙子兵法》中的谋略技俩,创造出不败的兵法与计谋。
孙膑和庞涓是春秋战国时期鬼谷子的得意弟子。庞涓先于孙膑出山,并得到了魏国的重用。鬼谷子将失传的《孙子兵法》传给了孙膑。庞涓成为魏国元帅后,使用孙膑的“上屋抽梯”计策,成功地消灭了楚军。
然而,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设下圈套陷害他。孙膑被处以膑刑,但他装疯卖傻,成功地将抄录的部分兵法全部烧毁。孙膑最终在齐国将军田忌的帮助下,逃离魏国。
孙膑在齐国继续运用他的谋略,如“围魏救赵”、“金蝉脱壳”、“李代桃僵”等计策,屡次大败庞涓。在“空城计”中,孙膑在城内毫无戒备的情况下,成功欺骗了庞涓。
孙膑还运用“反间计”,使庞涓相信孙膑已死,从而逃脱了庞涓的追杀。随后,孙膑又用“树上开花”计策,迷惑庞涓,使他错误判断韩军的攻击方向。
最终,孙膑在“走为上”计策中,成功地设下埋伏,使庞涓在马陵道全军覆没,庞涓自杀身亡。孙膑虽得到了鬼谷子的来信,劝其归隐,但他还是悄然离去,留下了《孙子兵法》和他自己写的《孙膑兵法》。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