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尔多模式不适合中国茶
波尔多模式是指法国波尔多葡萄酒产区的经营模式,其中包括大量的庄园共同发展,以及国家层面的品质管理。然而,这种模式并不适合中国茶业。中国茶业的市场前景广阔,但仍处于完全竞争阶段,企业数量众多,门槛低,呈现出“小、散、乱、弱”的特点。中国茶业需要提升产业集中度,培育组织化、现代化程度高的大型企业,才能实现产业链的合理化和下游市场的反哺。波尔多酒庄模式可以作为中国茶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的补充,但不是主要的发展方向。
二、即使同一个产区品质也会有差异,小产区茶≠好茶
即使是同一个产区的茶叶,品质也会有差异。茶叶的品质不仅取决于茶园的位置,还取决于茶农的管理和制茶工艺。例如,不同企业的合作社运行情况、有机茶园的面积、对茶农的管理等因素都会影响茶叶的品质。此外,一些企业拥有深厚的历史沉淀和独特的制茶技术,这些企业的产品深受市场追捧,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茶叶来自小产区。
三、共生共荣、百花齐放,而不是谁干掉谁
中国茶业的市场竞争激烈,茶品种类繁多,每个品类都有成百上千家企业。一个品类的繁荣应该是多家企业共同推动的结果,而不是某一家企业能够独自完成的。茶业的发展应该是共生共荣的,而不是排他的。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应该提高集中度,形成合理的市场格局。
四、组织管理好农民,产出好茶才是正道
“小产区茶”这个概念受到了“定位”的广告理论的影响。然而,这个理论并不适用于茶行业。一个卓越的企业不是通过定位出来的,而是通过实体的管理和运营实现的。茶业的发展需要首先学会如何管理农民,处理事情不能像对待写字楼的白领或者制造企业那样。只有管理好农民,才能产出好的茶叶。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