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唐代古诗有哪些简单的
2024-12-02 01:46:02 责编:小OO
文档


1. 唐代诗人王昌龄在《从军行》中写道:“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描绘了战士们在沙场上英勇奋战,誓要击败楼兰的决心。
2. 王昌龄在《出塞》中提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表达了边塞关隘历史悠久,无数将士长期戍边却未能回家的哀愁。
3. 同样出自王昌龄之手的《芙蓉楼送辛渐》中有这样的诗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意味着即使身处寒冷之地,也要保持坚贞的节操。
4. 王维在《汉江临泛》中写道:“江流天地返带外,山色有无中。”描绘了汉江之水似乎流出了天地之外,山色时隐时现,给人以开阔的视野。
5. 《山居秋暝》中王维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秋日山居图:“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月光透过松林照耀,清澈的泉水在石头上流淌。
6. 同样出自王维的《山居秋暝》中还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描述了竹林中传来浣衣女子的欢声笑语,荷叶摇曳中有渔船划过。
7. 王维在《终南别业》中写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表达了他随意游走到水源尽头,坐下来欣赏云卷云舒的悠闲生活。
8. 《观猎》中王维写道:“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形容冬季猎鹰锐利的目光和猎者在雪地中轻盈驰骋的场景。
9. 王维在《使至塞上》中留下了这样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辽阔沙漠中孤独的炊烟和长河上空圆圆的落日。
10. 《鸟鸣涧》中王维写道:“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形容月亮升起时惊动了山中的鸟儿,它们在春天的涧谷中不时地鸣叫。
11.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有这样的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劝诫友人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因为出了阳关便没有熟悉的朋友了。
12.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王维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表达了在异乡为客的孤独感,尤其在佳节之时更加思念亲人。
13. 李白在《蜀道难》中开篇即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形象地表现了四川盆地的山路崎岖,难以逾越。
14. 《静夜思》中李白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描述了夜晚抬头看到明月,不禁低头思念远方的家乡。
15. 李白在《论诗》中提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赞美芙蓉花清水中自然的美丽,无需任何人工修饰。
16. 《送友人》中李白写道:“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意味着在此地与友人分别,就像孤舟在万里之外漂泊。
17. 同诗中还有:“浮云游子意,落漏差芦日故人情。”描绘了飘浮的云朵象征着游子的心思,落日的余晖唤起对故人的思念。
18. 李白在《独坐敬亭山》中写道:“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表达了他与敬亭山相互凝视,却不会感到厌倦的情怀。
19. 《劳劳亭》中李白写道:“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春风似乎懂得离别的痛苦,不愿让柳树抽出嫩绿的新芽。
20. 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写道:“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描述了山峦随着平原的延伸而消失,江水流入辽阔无垠的原野。
21. 《子夜吴歌》中李白写道:“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秋风吹拂不停,总是唤起对玉关(玉门关)那边的思念之情。
22. 李白在《月下独酌》中提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举起酒杯邀请明月,加上自己的影子,仿佛成了三人小聚。
23. 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写道:“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述了猿猴的啼声在耳边回荡,而轻舟已穿越了层层叠叠的山峦。
24. 《赠汪伦》中李白写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桃花潭水虽深达千尺,却不及朋友汪伦送别时的深情厚意。
25. 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留下了这样的千古绝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形容庐山瀑布如银河从九天之上垂直落下,气势磅礴。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