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K,即Complex Process Capability index,是现代企业用于衡量制程能力的重要指标。它代表了过程性能的允许最大变化范围与过程正常偏差的比例。通过对制程能力的研究,企业能够确保成品的不良率控制在期望范围内,从而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当我们完成了GageR&R测试后,就可以开始Cpk值的测试。Cpk值越大,说明产品的品质越好。计算Cpk的公式为:Cpk = Min[(USL - Mu)/3s, (Mu - LSL)/3s]。其中,USL和LSL分别是规格上限和规格下限,Mu是均值,s是标准差。
CPK与其他两个参数Ca和Cp息息相关。Ca代表制程准确度,Cp代表制程精密度。Cpk是Ca和Cp的综合反应,Ca反映了位置关系,Cp则反映了散布关系。
选择制程站别Cpk进行管控时,需要考虑成本因素和品质特性对后续制程的影响程度。计算Cpk时,建议至少收集20-25组数据,以确保数据的代表性。计算Cpk还需要了解该品质特性的规格上下限,以便顺利计算。
首先,可以使用Excel的“STDEV”函数自动计算所取样数据的标准差(σ)。接着,计算规格公差T和规格中心值u。规格公差计算公式为:T = USL - LSL;规格中心值计算公式为:u = (USL + LSL) / 2。
接下来,根据公式计算制程准确度Ca值和制程精密度Cp值。最后,通过公式Cpk = Cp * (1 - |Ca|)计算出制程能力指数Cpk值。根据Cpk的评级标准,可以对计算出的制程能力指数采取相应对策。
A++级:Cpk ≥ 2.0,特优,可考虑成本降低;
A+级:2.0 > Cpk ≥ 1.67,优,应保持;
A级:1.67 > Cpk ≥ 1.33,良,能力良好,状态稳定,但应尽力提升为A+级;
B级:1.33 > Cpk ≥ 1.0,一般,状态一般,制程因素稍有变异即有产生不良的危险,应利用各种资源及方法提升为A级;
C级:1.0 > Cpk ≥ 0.67,差,制程不良较多,必须提升其能力;
D级:0.67 > Cpk,不可接受,能力太差,应重新整改设计制程。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