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RedmiG游戏本怎么样redmig144hz游戏本深度测评
2024-12-01 13:33:03 责编:小OO
文档

由于小米一直贯彻着价格厚道的产品理念,因此无论在什么领域小米都能够凭借高性价比的产品获得较高的关注度。然而在笔记本市场,特别是游戏本,小米一直未能获得像小米手机那样的成功。自从 2017 年推出小米游戏本之后,模具就没有换过,更新硬件的频率和速度也赶不上主流的厂商,让人觉得小米好像已经放弃了游戏本一样。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既然要比性价比,那么似乎让 Redmi 征战更加合适。于是 8 月 14 日,Redmi 发布了首款游戏本产品,Redmi G,起售价为 5299 元。那么 Redmi G 是大家期待的高性价比游戏本吗?
外观设计体验
从产品的外观可以看出,Redmi G 采用了全新的模具,而且由于定位的改变,外观风格明显已经不是一款「能带去上班的游戏本」。A 面有折线组成的机甲纹理,让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一款用来玩游戏的笔记本。
整机的设计棱角分明,四个角做了切边,模具边缘几乎没有弧度,摸起来还是挺割手的。顺带一提,Redmi G 游戏本的 A 面依然没有 LOGO,这很小米。
打开 B 面,这是一块 16.1 英寸 100%sRGB 色域 144Hz 的 1080P 电竞屏,屏幕面板来自群创,标称亮度 300nit,对比度 1000:1,毫无疑问这是一块优秀的屏幕。同价位的大牌游戏本,要么没有高刷,要么没有 100%sRGB 的高色域,Redmi G 的这块屏幕绝对是一大亮点。
不知道为什么,对于笔记本的高刷屏总有这样的偏见:
觉得机子显卡性能不够,玩游戏的上不了 144 帧,上高刷屏浪费了。但是在选购手机的时候又对 90Hz 甚至 120Hz 的屏幕趋之若鹜。殊不知手机上大部分游戏都不支持高帧率,而电脑上几乎所有游戏都不锁帧。
大家都相信高刷新率会给手机的流畅度提升一个档次,那么也应该相信笔记本的高刷屏会给你更好的使用体验才对。
Redmi G 屏幕上左右边框很窄,下巴却很大。其实这是目前笔记本上追求窄边框的一个无奈之举,尤其是在游戏本上。
轻薄本上为了缩窄四周的边框,要么采用 16:10 或者 3:2 的屏幕,要么进一步收窄机身尺寸,导致 C 面键盘和触控板非常紧凑。 同样的方法放在游戏本上,显然不合适,因此你在市面上看到主流的游戏本,都有着比较大的下巴。
对于 Redim G 来说,似乎屏幕下移一点,缩小下巴的面积,同时将摄像头移到屏幕上方,是比较不错的优化方案,但是它没有这么做。尽管摄像头使用的次数不多,不过一旦用的时候,自己的鼻孔就会完美呈现给他人,这非常尴尬。
Redmi G 的键盘有着很明显的电竞风格,例如有白边的 WASD 键位,加宽的空格键,接近完整尺寸的方向键,以及非标准键位的数字键盘。总的来说,作为一款游戏本,键盘的布局是合理的。
键盘键帽的回弹比较软,而且数字键盘的存在让键帽的尺寸和键帽之间的距离都变小了,从轻薄本转过来需要适应一下。触控板手感中规中举,算是这价位的正常水准,比同价位轻薄本要差一些。
机身左侧是 USB-A 和 3.5mm 耳机接口,机身右边是两个 USB-A 和一个 USB-C,RJ45 网线口、HDMI、miniDP 和 DC 电源口则设计在机身后方。顺带一提 Redmi G 配备的是 180W 的适配器,尺寸不小。
整机的厚度 24.35mm,重量 2.5kg,电源适配器 609g。虽然整机外壳都是塑料材质,但是质感做工比较优秀,没有出现比较明显的拼接缝隙和凹陷现象。符合 Redmi 一贯的高要求。
性能简测
我手上这一台的配置是英特尔 i7-10750H 处理器,GTX 1650Ti 显卡,16GB DDR4 2933MHz 内存以及 512GB NVMe 固态硬盘,是整个系列里面的最顶配,售价达到 6999 元,首发价为 6599 元。
i7-10750H 是一款 6 核 12 线程的处理器,最高睿频达到 5.0GHz。在 Cinebench R20 中它的稳定成绩为 2600 分左右,不过这是均衡模式的成绩。当我打开全速模式后,Cinebench R20 就能稳定在 3000 分,提升达到 15%。
后续发现,均衡模式处理器的最大功耗为 45W,频率只有 3.3GHz,但是打开性能模式后,处理器的功耗可以飙升至 70W,频率达到 3.8GHz,不过温度上升之后,处理器的功耗会逐渐下降。
明显的性能提升,无论是对游戏还是创意者应用都会有比较大的效率提升,所以还是建议大家一直开着全速模式使用。
▼在小米游戏盒子可以调节性能模式
尽管名字叫做全速模式,但其实在使用过程中并不会出现太过频繁的散热噪音和发热。30 分钟游戏过后 C 面 WASD 键位的温度维持不到 40 度,主要热源集中在 JKL 这三个键位附近和出风口部位,对游戏体验影响不大,而且散热噪音也可以接受,至少达不到小米游戏本「全速起飞」的程度。
至于这块 GTX1650Ti 的显卡性能,我例行跑了一下分和玩了三款游戏,记录下来的成绩和帧数结果如下。
GTX 1650Ti 作为今年英伟达推出的显卡,作为 GTX 1650 和 GTX 1660Ti 之间的填充位置,它的性能也足以满足大部分游戏在 1080P 画质下流畅运行,电竞游戏甚至可以达到 144 帧的水平,充分利用屏幕的高刷新率特性。
最后就是喜闻乐见的烤机环节,最终 CPU 稳定在 86 ℃ 左右,功耗 45W,频率 3.1~3.2GHz。显卡 72℃,核心频率 1200MHz,显存频率 1500MHz,GPU-Z 显示功耗不够,导致一定降频。
个人觉得 Redmi G 的性能调教是以用户体验为主的,尽量控制表面温度的舒适。其实完全可以尝试将全速模式的策略放在均衡模式,然后设定一个 CPU 和显卡功耗更高的真·全速模式,供用户在玩游戏或者尽全力渲染的时候使用,我期待后续一个 Bios Update。
深入了解
完成一系列的测试之后,我们将 Redmi G 游戏本拆看,看看内部的布局。机身底部能看见 9 颗螺丝,第 10 颗藏在上方脚垫中间。
底盖卸掉之后我们可以看到,Redmi G 的内部设计是比较规整的。三热管双风扇四出风的散热模组,CPU 和显卡均分一半。
电池容量为 55Wh。
拆开内存屏蔽罩是两根 DDR4 2933MHz 的三星 8GB 内存。
左下角是一根群联的 OEM 固态,旁边还有额外的 M.2 接口,也支持 NVMe 固态。
总结
这次的 Redmi G 相比之前的小米游戏本在用户体验上有了很大进步,接口更多、风扇转速更稳、噪音更小、键盘更游戏、机身更轻,简直就是全方位的进化。对于小米笔记本产品线来说,Redmi G 是成功的,然而放在市场上看,Redmi G 是我们想要的吗?
与竞品对比,其实 Redmi G 的亮点并不明显。而且消费者对性能比较低的入门级游戏本呼声不高,或许 Redmi G 可以考虑推出配置更高的机型来迎合大家的需求。尽管事实上,英特尔处理器的游戏性能更高,但大众是明显偏向 AMD 处理器的。
总体来说,Redmi G 游戏本没有过分的槽点,也没有亮眼的优点,它还是没能成为游戏本中的 Redmi 手机,至于买不买,还是要看个人喜好。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