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酒萸肉的功效
2024-12-01 13:37:26 责编:小OO
文档

酒萸肉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等症状。在古代医药文献中,酒萸肉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本经》记载其能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雷公炮炙论》认为其能壮元气,秘精。《别录》指出酒萸肉可用于治疗肠胃风邪、寒热疝瘕、头风、鼻塞、目黄、耳聋、面疱、温中下气、强阴益精、安五脏、通九窍、止小便利、明目、强力等症。

此外,《药性论》记载,酒萸肉能治脑骨痛,止月水不定,补肾气,兴阳道,添精髓,疗耳鸣,除面上疮,主能发汗,止老人尿不节。《日华子本草》提到,酒萸肉能暖腰膝,助水脏,除一切风,逐一切气,破症结,治酒皶。《珍珠囊》则认为其能温肝。《本草求原》记载,酒萸肉能止久泻,心虚发热汗出。

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材,酒萸肉的使用方法多样,例如可以制作成酒萸肉粥。这种粥具有补益肝肾、涩精敛汗的功效,适用于肝肾不足引起的头晕目眩、耳鸣腰酸、遗精、遗尿、虚汗不止、肾虚带下、小便频数等症状。

在外观上,酒萸肉的果皮通常呈肉质状,容易破裂皱缩,不完整或呈扁简状,长约1.5厘米,宽约0.5厘米。新货表面多为紫红色,陈久者则多为紫黑色,有光泽,基部有时可见果柄痕,顶端有一四形宿萼痕迹。质柔润不易碎。无臭,味酸而涩苦。以无核、皮肉肥厚、色红油润者佳。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