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民俗文化以六怪著称,其中羊肚子手巾当帽戴是陕北的一大特色。由于陕北四季分明,夏天酷热,冬天严寒,羊肚子手巾既可消暑吸汗,又能在寒冷天气保暖,还能防风沙。因此,陕北人习惯将羊肚子手巾系在头上,以保护头部不受寒。
洋芋当饭不当菜是陕北的第二大怪。由于土地贫瘠,洋芋成了主要粮食。洋芋不仅可以做成擦擦、馍馍、丸子、凉粉等各式各样的美食,而且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顿顿不离洋芋,养育了一代又一代陕北人。
陕北的第三怪是挖洞洞当家宅。陕北人居住的窑洞,历史悠久,源于人文初祖时期。窑洞挖掘简便,成本低廉,冬暖夏凉,是陕北人民的主要民居建筑。
斜跨毛驴走得快是陕北的第四怪。毛驴是陕北人的主要交通工具和耕作伙伴,陕北人昵称它为“生灵”。斜跨毛驴上,铃声叮当,蹄声嗒嗒,毛驴仿佛通了人性,奋力奔跑。
陕北的第五怪是唱着酸曲谈恋爱。陕北人情感浪漫,喜欢通过民歌传情达意。男女相爱时,可以通过民歌唱出心声,表达爱慕之情,甚至直接表白。
羊肉按件不零卖是陕北的第六怪。陕北人饮食习惯有游牧遗风,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买羊肉也按整只羊分割,不会零卖。这种习惯在当地深入人心,买二斤羊排不仅买不到,还会被人耻笑。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