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氨酶是评估肝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存在于肝细胞内,反映肝脏功能状态。
当肝细胞发生炎症、坏死、中毒等损伤时,转氨酶便会释放到血液中,使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体检中通常检查的是丙氨酸转氨酶(ALT),1%的肝脏细胞受损可以使血中ALT浓度增加一倍。
转氨酶水平在0-40之间为正常范围。超出此范围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实验设备故障、操作错误等,也可能提示肝炎或其他肝病。若转氨酶水平持续升高,需要进一步检查,结合病史、症状、体征等综合判断。
即使确认为病毒性肝炎,也不能仅凭ALT升高程度判断病情严重性,因为重型肝炎中存活的肝细胞较少,释放到血液中的转氨酶较少,可能反而随病情恶化而降低。
转氨酶升高并不一定表示肝炎,其他疾病如心肌炎、心肌梗死、胆结石、酒精肝或脂肪肝等也可能引起转氨酶升高。
对于健康人而言,转氨酶水平在正常范围内的波动是正常的,转氨酶非常敏感,一天之内的不同时间检查结果可能不同。健康人的转氨酶水平也可能因剧烈运动、劳累或近期饮食油腻而暂时升高。
生病时服用损伤肝脏的药物,如红霉素、四环素、安眠药、解热镇痛药、避孕药,甚至一些中药,也可能导致转氨酶升高。停用这些药物后,转氨酶水平会恢复正常。
发现转氨酶升高时,不必过于紧张,但应给予足够重视,确保充分休息,并及时进行正规复查和治疗。
下载本文